<
    还说平老太太的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将养,又有孙子孙女们承欢膝下,已是大好了,以后平家几位太太也会多注意,让她跟前儿时刻不离人的,让顾蕴只管放心云云。

    又问刘氏夫妇和锦瑟卷碧等人用着可还顺手,如有什么困难,千万记得去信告诉他们,有什么事她暂时办不了的,也可以交代给茂业米铺的掌柜,让他帮着办去。

    零零总总的写了近十页,方方面面都问到了顾蕴,可见平二老爷信上说的大家一直惦记着她不是虚言。

    与信一道被茂业米铺掌柜送来的,还有两个箱笼,一个满是保定府当地的特色点心吃食,什么麻婆子莲蓉酥、梅花糕、卤鹌鹑、玉真饼……应有尽有,另一个则全是几位平太太给顾蕴做的衣裳,里里外外一应俱全,而且颜色都十分素淡,也十分合身,显然都是现做的。

    顾蕴泪盈于睫,几位舅母既要忙中馈又要给外祖母侍疾,只怕忙得连个囫囵觉都没的睡了,却还惦记着要给她做衣裳……已经有多久没人这般真心实意的待她好过了?

    她不由含泪笑了起来。

    展眼进入十月,天气一日冷似一日起来,屋檐下也渐渐有了霜珠子。

    顾蕴一身月白素面夹袄走在园子里的回廊上,迎面吹来的冷风虽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却也为之精神一震,残存的几分睡意总算消失不见了。

    锦瑟见她冷得直哆嗦,不由心疼道:“小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纵去学堂去得迟些,也没人挑小姐的不是,小姐又何必非要这么早就去呢?万一冻坏了,可如何是好?”

    顾蕴吸了一口气,道:“这才十月的天呢,哪里就至于冻坏了,况你没听过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好了,快走罢,仔细迟了先生要说。”

    九月初,顾蕴在回了顾准和祁夫人后,便开始跟着顾菁姐妹三个的西席一道习字念书了。

    当然以显阳侯府的显赫,小姐们琴棋书画都得学着点,针线厨艺什么的也须有所涉猎,自然西席就不止一个,可顾蕴对弹琴下棋作画这些通不感兴趣,更厌恶做针线,是以她每日也就上午跟着顾菁几个念两个时辰的书而已。

    教顾府小姐们习字念书的西席是个落第秀才,人有些迂腐,却也的确有几分真才实学,最重要的是,他信奉“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来顾府时便提出了他如果教授顾府的小姐们,她们必须每日卯时即起,卯正便开始上课,无论严寒酷暑通不能例外,否则就请顾准另请高明。

    恰顾准从小习武,也是信奉“闻鸡起舞”的,闻言对这秀才大为欣赏,不但立时答应了他的要求,回头还亲自严令女儿们,除非学里放假,否则谁敢过了卯时再起床,严惩不贷。

    这也是顾蕴会一大早便出现在园子里的原因,她年纪是小,可既然她已正式开蒙了,那便该遵守先生的规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惹先生生气让大伯父难做,她也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一时去到设在花园北角的学堂,顾菁姐妹三个很快也到了,大家彼此见过礼后,先生也到了,——先生却姓个郭,于是上下都称郭先生。

    待四人给自己见过礼后,郭先生便先给顾菁姐妹三个讲起《孝经》来,至于顾蕴,因开蒙的时间还短,纵之前已由平氏手口相传学完《三字经》了,一时也跟不上几个姐姐的进度,所以连日来郭先生都是先给三人讲半个时辰的《孝经》,再给顾蕴讲半个时辰的《幼学琼林》。

    顾蕴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字是都识得,基础与学问却是远远谈不上,所以学得很认真,让郭先生十分的满意。

    很快两个时辰便过去了,念了一上午的书写了一上午的字,姐妹四个也都累了,散了学便也不多说,只互相道了别,便各自回去了。

    吃过午饭,顾蕴正要睡午觉,彭太夫人跟前儿的琼芳来了,还领着两个婆子抬着一筐什么东西。

    给顾蕴行过礼后,她赔笑道:“回四小姐,这是太夫人这个月份例的红箩炭,太夫人说她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怕冷,倒是四小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断不能冷着了,怕四小姐份例的碳不够用,所以打发奴婢给四小姐送了一筐来。”

    盛京天冷,一到十月,手炉脚炉、火盆熏笼、地龙暖阁等就要陆陆续续的用上了。

    市面上的碳烟大又有味儿,烧地龙暖阁还没什么,可要用在火盆手炉上,就万万不行了,没的白熏坏了人,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显阳侯府的主子们就多了一项份例红箩炭。

    顾蕴想起彭太夫人这些日子时不时便要打发人给自己送东西,见了自己也一反常态,十分的慈祥和蔼,约莫能猜到她的心思,这是见自己不吃硬的所以想软化自己呢,横竖自己如今年纪还小,应该比较好哄好骗,只要哄回了自己,无论是自己的人还是自己名下那些财产,不都由着她支配了?

    她的态度是东西照收,彭太夫人要表现和蔼她也配合,心里却绝不会软化半点。

    就譬如此时此刻,顾蕴便毫不犹豫便让如嬷嬷收下了那筐碳,然后以一句轻飘飘的:“劳琼芳姐姐回去替我谢过祖母。”便打发了琼芳,连赏钱都没给。

    琼芳却不敢有半句二话,赔笑着应了:“奴婢回去后一定一字不漏的转告太夫人。”屈膝行礼,却行退了出去。

    ------题外话------

    为毛每天更文后不涨收不说,反而要掉好几个呢?嘤嘤嘤……

    ☆、第四十九回 入彀

    嘉荫堂内,彭太夫人见琼芳是一个人回来的,后面并没有跟着顾蕴,甚至连顾蕴身边的丫头婆子都没一个跟着过来的,不用琼芳转述,已能猜到顾蕴是个什么态度。

    脸色便有些不好看起来,没好气向齐嬷嬷道:“长辈赏她东西,她却连个‘谢’字儿都没有,那么多东西,我便是喂了狗,狗还知道冲我摇尾巴呢,她倒好,就是这么个态度,果然是头喂不熟的白眼儿狼!”

    齐嬷嬷听得这话不像,忙以眼色示意琼芳等人都退下后,才小心翼翼的向彭太夫人道:“到底攸关自己母亲的性命,四小姐一时转不过弯来也是有的,太夫人大人不计小人过,就别与四小姐一般见识了,谁让如今是我们……有求于她呢?”

    彭太夫人闻言,越发气不打一处来:“她那个死鬼娘是自己病死的,与我们何干?我如今这般捉襟见肘,还不是她害的,她竟还有脸摆脸色与我瞧,我上辈子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摊上了她这么个扫把星!”

    齐嬷嬷暗暗叹气,太夫人早年那般沉得住气,不然老侯爷也不会那般爱重于她了,如今这是怎么了,倒被自己才几岁大的孙女儿逼得方寸大乱起来!

    待彭太夫人发泄了一通,怒气稍平后,齐嬷嬷方嗫嚅着继续道:“不管二夫人是病死的还是怎么死的,在平家人看来,都是被、被彭姨娘害死的,四小姐如今一心亲近外家人,难保不也这样想……太夫人且多点耐心罢,您总是四小姐的亲祖母,亲祖孙之间,哪来的隔夜仇?只要您再多疼四小姐一些,她总能渐渐被您哄回来的,届时我们不就不必捉襟见肘了?”

    原来眼见快到年底了,当初彭太夫人与顾准借公中的银子时,曾有言在先,年底便会先还上至少一万两,毕竟年底正是花钱的时候,公中若拿不出银子,丢的是整个显阳侯府的脸。

    可她才卖了几个铺子与庄子,进项大不如前,之前又把多年的积蓄赔上了大半,她哪来的银子先还上一部分去?首饰衣料倒是不少,总不能拿出去当罢,被人知道了,一样没脸。

    彭太夫人算来算去,自己届时只能凑出不到六千两银子,遂听从齐嬷嬷的建议,把主意打到了顾蕴身上,想着若能哄回顾蕴,不但她眼下的困境能迎刃而解,于将来也是绝对利大于弊的。

    这才会在与顾蕴井水不犯河水一段时间后,忽然开始对她好起来,今日送新鲜果子,明日送好吃点心,后日就送时新缎子,一见顾蕴的面也是嘘寒问暖,一副不知道多疼爱顾蕴的架势。

    只可惜目前看来,收效甚微。

    顾蕴就跟那石头一般,无论彭太夫人怎么捂,都捂不热。

    也就不怪彭太夫人光火了,下个月一过便是腊月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她上哪里变出几千两银子去,纵放印子钱,也来不了这么快啊,何况她如今哪来的本钱?

    顾蕴既约莫能猜到彭太夫人的打算,自然要成全她,她是个“孝顺”的人嘛,因叫了卷碧来,压低声音吩咐她:“你找个机会,把密云卫指挥使周大人家有个女儿待嫁,嫁妆十分丰厚的消息传到我祖母耳朵里去,记得做得隐晦一点,别让人发现此事与饮绿轩有关。”

    “小姐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卷碧忙应了。

    顾蕴方缓缓勾起了唇角,也不怪祖母急于哄回自己,眼见就快过年了,她还公中银子的时间也一日比一日近,两万五千两呢,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她娘家又帮衬不上她,父亲也没有进项,除了公中的二十两月钱,不倒要她补贴就是好的了,她没个来钱处,可不只能想旁的法子呢?

    这个时候,若是让她知道那周望桂嫁妆如此丰厚,她岂能不动心?只要她动了心,后面的事情便好办了。

    十月底,盛京城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顾蕴也收到了平二老爷给她送的信和一箱子冬衣。

    顾蕴顾不得旁的,先就打开平二老爷的信一目十行的看起来,直看到平二老爷信上说平老太太如今身体已大好了,让她放心后,方松了一口长气。

    前世外祖母的大限是十月十五日,如今已是十月二十九日,就算舅舅的信在路上有所耽误,也不可能单边半个月才到。

    也就是说,外祖母如今还活得好好儿的,她老人家终于撑过了前世的大限之日,真是太好了!

    顾蕴喜不自胜,一边收信一边命如嬷嬷:“赏上下所有人半月的月钱!”

    如嬷嬷不由嗔道:“前儿中秋节小姐才赏了大家一个月的月钱,就更不必说素日里锦瑟卷碧几个本就是吃的双份子了,如今不年不节的,小姐还赏她们做什么,纵银子再多,小姐也不该花起来这般没有节制。”

    饮绿轩如今已是阖府上下公认油水最多的地方了,小姐再这般赏下去,让府里其他主子怎么办,这不是摆明了将所有主子都得罪光吗?

    顾蕴没法向如嬷嬷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与庆幸,便只是笑道:“我高兴嘛,嬷嬷只管散赏钱便是,至多我答应嬷嬷,下不为例。”

    早知道如嬷嬷要说她了,不然她也不会只赏大家半个月的月钱,谁知道就这样还是被如嬷嬷说了。

    如嬷嬷见顾蕴都说‘下不为例’了,也不好再说什么,自开箱笼取银子去了。

    顾蕴方仰面躺到榻上,闭上眼睛继续乐呵起来。

    饮绿轩这边无故又散赏钱之事传到彭太夫人耳朵里,忍不住又生了一场气,与齐嬷嬷冷笑道:“她倒是会做人情会收买人心,与她那个死鬼娘一样可恨!”

    那可都是她的银子啊,光想想她的心都在滴血!

    齐嬷嬷见她又要犯左性,忙道:“太夫人犯不着与四小姐一般见识,当务之急,却是如何将周家小姐给二爷娶进门,待周家小姐做了您的儿媳妇,您还怕没有银子使吗?”

    彭太夫人闻言,脸色总算好看了些,点头道:“你说得对,当务之急是冲儿与周家小姐的婚事。”

    ☆、第五十回 妹妹(首更求首订)

    一晃进入腊月,各处的租子开始往上缴了。

    侯府公中的各项产业,各个媳妇的嫁妆,祭田的出产收进来还要分下去给族中的远近旁支们……一时间显阳侯府的各处侧门后门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端的是热闹非凡。

    这些本该与顾蕴一个闺中小姐无关的,尤其她得过了小年才满四岁,可今年平氏名下的田庄铺子都得向她奉账了,还有平二老爷用那五万两银子给她置的田庄铺子也到了年底交账的时候,她就算不能将自己对庶务的精通表现出来,却也不能真做个甩手掌柜,什么都不闻不问。

    她是成竹在胸,不怕底下人的人欺瞒她,也自信他们欺瞒不了她,如嬷嬷却是忧心得觉都睡不着,无人时不免又哭了一回平氏,若夫人还在,小姐又何至于这般小小年纪,却大情小事都要操心?别家像小姐这么大的孩子,哪个这会儿不正窝在爹娘怀里撒娇,受尽万千宠爱呢?

    好在如嬷嬷并没有忧心太久,因为平二老爷于百忙中,忽然抽空来了盛京,为的正是过来替顾蕴坐镇收租子。

    可巧儿平二老爷抵达盛京那日是腊八,其时顾蕴正吃宫里赏下的腊八粥。

    像显阳侯府这样有实权在皇上面前得脸的勋贵人家,但凡四时八节的,宫里一般都有赏赐下来,譬如端午便是粽子,中秋便是月饼,腊八自然赏的就是粥了,东西虽寻常,要紧的是脸面。

    粥赏下来后,顾准与祁夫人在正院对着皇城的方向谢了恩,又好生送走了来送粥的宫监,才将粥分到了各处。

    顾蕴前世没少吃宫里的东西,深知宫里的东西也就只是个好看,那味道委实令人不敢恭维,及至腊八粥送了来,她见那粥熬得黏黏糊糊的,又因出锅的时间久了,颜色也不好看,便有些意兴阑珊。

    偏如嬷嬷还在一旁好言哄着她,定要她吃净了,“……沾沾皇上和宫里贵人们的福气才好”。

    所以见卷碧满脸是笑的跑进来,连礼都顾不得行,便先嚷嚷道:“小姐,二老爷进京瞧您来了!”,顾蕴端的是大喜过望,扔下调羹往地上一跳:“真的,我二舅舅真的来了?太好了,快带我去见过二舅舅!”拉起卷碧便往外跑。

    急得如嬷嬷忙上前拦住了:“小祖宗,你好歹洗个脸换件衣裳再去见二老爷也不迟啊!”

    顾蕴哪里等得,扔下一句:“我身上衣裳挺好的啊!”拉起卷碧跑了。

    平二老爷正由顾准陪着,在前面的花厅里喝茶寒暄,至于一旁被顾准命人请来作陪的顾冲,则直接被他无视了。

    二人正说到平二老爷这几日在京中的起居,顾准自是要留平二老爷住下,平二老爷却淡笑道:“不瞒侯爷,平家在京城也有房产,我来之前已命人提前洒扫过,就不给侯爷添麻烦了。”

    顾准闻言,不由苦笑,前番之事虽然算是解决了,平家人的态度,却显然已不拿显阳侯府当姻亲了!

    他正欲再劝平二老爷,外面忽然传来一管清脆的声音:“二舅舅,您怎么忽然来了?您怎么事先也不给我写封信,我好去城外迎您啊!”

    不是别个,正是顾蕴到了。

    平二老爷立时满脸的喜悦,几步上前便接住外甥女儿,仔细打量起她来,见她比上次见面时长高了不少,红扑扑的小脸也再不像上次那般皮包骨头,脸上的笑容就越发的大了,柔声说道:“二舅舅这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吗?”

    顾蕴便顺势搂住平二老爷的脖子,也打量起他来,见他眉眼间虽不掩疲色,精神却极好,也放下心来,叽叽咕咕问起平老太太等人来:“外祖母可好?舅母们呢?还有表哥表姐们也都好吗?”

    平二老爷便柔声一一回答起她来。

    顾冲在一旁瞧得这甥舅二人亲如父女,不,蕴姐儿连待自己这个父亲都没这般亲过,心里不由一阵苦涩,——可他纵然苦死了又如何,平二老爷与顾蕴压根儿不会在乎!

    平二老爷来了,顾蕴名下那些产业的管事庄头们便用不着再向她奉账了。

    那些事情顾蕴本就驾轻就熟,跟不跟着二舅舅学都是一样,她便借口每日要打早起来念书,把事情全交给了二舅舅。

    她自己则暗中关注起父亲与周望桂亲事的进展来。

    彭太夫人既知道了周望桂家世显赫嫁妆丰厚,动心之余,少不得要先打发人悄悄打听打听周家的情况,周望桂性子骄纵,周大人房里连个通房都没有之事她自然也就知道了。

    不免有些踌躇,万一这周小姐与她母亲一样容不得人,她的冲儿以后岂能有好日子过?还有梅珍那糊涂东西,纵再愚蠢再无用,也是她的亲侄女儿,那周小姐容不下别人也罢了,若连她也容不下,可如何是好,自己也护不了她一辈子。

    然她暗中托媒婆物色的其他人选里,又的确没有哪怕一个条件与这周小姐相当的,不是父兄官职不高,便是家里穷,再不然就是人生得弱,条件与周小姐相当甚至比她好的倒也不是没有,可人家这么好的条件,凭什么给她儿子一个不能袭爵自身又没多大本事的人做续弦?

    这点自知之明,彭太夫人还是有的,一时间端的是举棋不定。

    顾蕴不由有些着急。

    前世周望桂的确二十二岁才出嫁,可她的条件摆在那里,又实在由不得人不动心,万一这辈子她等不到后年便出嫁了呢?且离定亲到出嫁,怎么着也得半年的时间走三书六礼,也就是说,周望桂极有可能后年年初便定了亲,那她岂不是做不成自己的继母,自己岂不是看不了好戏惩罚不了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