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道德经讲义 > 第37节
    本节是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引申而言。国之乱,其原因在上不在下,下从上,民从君,天之理也。上无事而民自富,上无欲而民自朴,上无为而民自化,上好静而民自立,此乃不朽之理。民富国强,这是上君下民的共同心愿,上下同心,国又有何难治的呢?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此三句是论述生死的辩证之理。天赐人以性命,生以行天理,死以终天理。能明天理,遵行道德,方不枉来人世一趟,无愧做人一生。

    为何言“民之轻死”?因为世人皆是“求生之厚”。所谓“求生之厚”,是指世人多是贪欲过甚,追求厚享,过度地享受生活。饮食不讲科学,狂食暴饮,荤腥油腻。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虫蚁蛇蝎,无所不食。在呑食那些该食与不该食的东西下肚的同时,也将大量动物携带的种种病菌毒素摄入体内,替它们背上沉重的业债包袱。

    常人往往贪色不节,起居失时,操劳过度,身陷邪径。心为七情六欲所困,身为名利所缠扰,损福减寿,耗性害命,以致气血枯竭,疾病缠身,灯灭油干,终而性命分离而亡。本意是为了厚生,反而却得薄生;本来是想享受人生,反而落入苦生。这正是世人对生命辩证之理的无知而造成的悲哀所在。

    真正的厚生、爱生,唯有修养道德,积善为福,体内自能产生良性变化,自会得到天地万物的呵护,自然能得生命之长生。

    “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贪生者不能长生,此乃一定之理。人生来世,生命固可贵,道德贵更高。人有两个生命,一阴一阳,一隐一显,一虚一实,一主一次。世人多以肉身之生为生,而轻视了灵性之生;追求物质享受,以厚肉身之生,轻视道德而损害精神之生。形体之生以五谷蔬菜为养,灵性之生以道德为养,两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承。常人多是抱着有形身躯为生,故厚而待之,而对无形生命却不识不知,任意践踏亏待。这种认客不认主的本末倒置,必然导致性与命的倾倒,最终两损俱伤。

    贪生之人,私心重重,为了自己的厚生,不惜牺牲其它生命之生。为厚一己之生,不择手段,不讲道德,无所不用其极。贪钱财以富其生,求厚禄以贵其生,贪美色声味以快其生。兴豪华宫室,着华丽时装,贪口福世味等等,皆是为了厚养其生,以此求得长寿,享受人生。岂不知此类贪生愈厚,丧生愈多;逆理愈甚,丧德愈多。不仅精神毁丧,形体寿命也难长久。为厚生反而轻生,为贪生反而不得长生,这其中含有甚深的辩证之理,涉及到显隐、宏观、微观等多维科学领域,贯穿着自然大道生死顺逆的普遍规律。

    求生太厚,适得其反,偏重于命,反害德性。重物质,轻道德,这是人类对自己生命极大的不负责任,无疑是一条死路。这就是生命的辩证。故经言“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此两句是总结上文之义。

    “唯无以生为者”,是说只有以无为自然之法养生,才是真正的厚生、贵生、长生之计。此句是与上句过分贪求享受的“求生之厚”作比较。“求生之厚”,是有心有欲的后天贪心。过分贪生,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越求越不能得。

    “是贤以贵生”,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无心无欲,先天用事,不贪求世味厚重,恬淡人生,这才是“贵生”的根本所在。“贤”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意思。“贤于贵生”,就是有德之人,不贪世味之生,而是以道德为生命之本,以自然无为之法勤于养生。清静无欲,性命双修,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

    欲修长生,须识所生之本;欲求不死,须明不死之理。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界给灵体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看各人能否能把握住这种机缘,通过修德、修心、修性、修命这“四修”,去改造自己的生命去向。能否把握住这种机缘,运用“为道日损”而逆修,积功累行,改造命运,再造性命,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人只知求生,但不明贵生之理,不信自然大道,故难长生。理不明则命不牢,德不足则性不稳,故尘生尘灭,万生万死,苦海沉沦,轮回不绝,无终无始,不知何日能真正觉悟而贵生?

    大道须凭觉后参,未觉悟时则难参,永遭沉溺之苦,乃是必然。前人云:“千年铁树开花易,一失人身再复难”。“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前世种来因;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存命不必贪生,唯有存心养性,修养道德,恬淡世情,不为厚生之物而迁其志,不苛求厚生之物而累其心。放下贪心欲念,清静身心,无欲无念,以自然无为之法养生。不贪生,不怕死,坦荡面对人生,真诚奉献人生。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无私奉献社会的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也才是真正的贵生。然而那些自尊自贵者,养尊处优,贪求享乐,看似为厚生、惜生、养生,实在是自残其生,自损其命。

    “贤于养生”者,能明天理,逆世俗之厚生,以道德滋养性命,不以物欲为养;以自然无为养生,不奢求豪华人生。清静无欲,必能益生。修道之人,乐不可极,苦不可悲,欲不可纵,物不可贪,凡事有节,执两用中。若能紧闭六门,不以七情六欲败残道身,不以声色货利凿丧性命。抱元守真,谷神自然不死,性命自然圆成,何有轻生之畏?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是言在上者治世不善,而导致了民之难治。为君者食民税太多,致使民饥饿;在上者贪求荣华享受,下民仿效而皆求厚生,反而误入了轻生死地。这是治世者造成的恶果。

    圣人治天下,用自然之道;君子养生,用自然之法。不偏一己私欲,不任一己机智,此乃治民之无为大法。大法立而民必富,民富必无饥,必无难治者。不纵不贪外物为厚生,内养笃厚道德以为生,这才是养生的正道。大道以德为贵,不以厚生为贵。有德之人,其生自厚。为民之上者,若能明会此义,则治国无难。求生者若能悟此理,则改性造命亦不难。此两者事虽有异,而理则同。故太上在本章合而发之。

    本章是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申言之。民之所以愚昧,治之所以为难,其责在上不在下。圣人治世,无事而民自富,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立,故而绝无“税多民饥”、“有为难治”、“厚生轻死”之类事。在上者为政清廉,以德自守,不以多事扰民;在下者就会以德化心,清静无欲,乐于其生。此便是“贤于贵生”之义。在上者若厚其生,下民皆效而仿之。为了厚生,便轻举妄动,乃至触犯刑律,轻弃其生。太上因当时世俗之弊,故而提出“贤于贵生”的期盼。这对当今社会,其意义尤为深远。

    人皆贵生,都期望长生。人为万物之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贤们穷其毕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防治疾病和延长生命的方法,维持信息体与肉体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延缓其分离的时间,形成了三千六百门,供后人因材施用,以达长生久视之目的。空净师云:“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能明此理,通过修心修德,修性修命,去改造自我性命,把握住非常道变化的机理进行实践,运用积善修德、积功累行来改造命运,再造性命,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人活一口气”。一口气不来,就意味着死亡。欲修长生,必在气与炁上下功夫。对于屋破药枯、爻损命亏者而言,重在穷通气与炁之理。空净师曰:“通得此理,明得此法,屋破修也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伏法,金宝积如山。”

    欲得长生,须先久视。此久视就是返光内照,添油接命,调整心理、生理状态,激活相关腺体,提高免疫力,产生预防、治疗、养生、修真等作用。修可以改变性命之质,炼可以改变性命之形。唯有“修炼”二字终生持久,方不负来人生一遭的机缘。若不修不炼,一旦性与命分离,由于性体能量的损耗,将很难有资格再与新的人体结合,而只能进入更低层次的其它物体躯壳之中。“人身难得今已得,此生不修待何时?”这是先辈们了悟生命真理的由衷之言,值得借鉴。

    佛家道家对常道中人身躯体如何延缓哀老,减缓能量消耗,阻止器官组织的衰变及损坏,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人类锲而不舍地寻求长生之道,探索益生贵生的门径,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宝典,就看各人是否愿意去继承。

    凡欲长生者,须经道、经、师三宝指引,循法而修才能功成。以德、志、行、信寻求出世间的上乘大法,全方位去实践,遵循无为、自然、无极、太极、阴阳演变顺逆之理,性命双修,德道双修,性命合一,才能直趋自然大道。

    人是一棵无根树,全凭气作为根须与天地连接。在生命诸多要素中,最贵“气”、“炁”二字,关键在于归伏固气法。气固,则身中之真炁便不会随呼而出,反而能吸聚天地之真炁入内。若根源不固,六门大开,精竭气弱,所吸的天地正气,不仅不能吸收贮存,即是原有的真炁反随呼气而带出体外,为天地所反夺。鉴于此,前辈们极其重视后天呼吸和先天真息。空气中含有大量精华微观物质,即古称之“道性物质”。这种物质才是生命之源,可惜大部分被人呼出,不能分离利用。此类物质一旦与体内先天祖炁相连接,其吸收率即可成倍增加。“一刻功夫,可夺天地一年之气数”。但必须以德为本,唯德与此类精华物质相亲相合。用科学方法去运作,而非用肺部呼吸。庄子云:“众人之息以喉,真人吸之以踵。”便是其中的奥秘,亦是长生久视的必由之路。

    柔弱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

    “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道体也。道体内含中正柔和之气,犹如春天的暖流,温柔而祥和,万物得之则生。人得柔中之气,则性情平和,行事宽恕,不自是于己,不争强于人,大公无私,与天地正气共融。人若能培植本元和气,其气自然柔和,其性命自然合道,此便是长生久视之道。

    大道之体本虚静,大道之用本柔弱。人之初生,秉天地中和元气,处于先天状态。故婴儿的心性纯素,无欲无念;婴儿纯先天之体,真炁充盈,筋骨柔软。至于十五六岁时,元体已破,即进入后天状态,情欲妄识增多。至中年之后,先天渐失,性命之阳逐渐衰败,终至于老死。人体之气,其一是得之于自然,由先天一点灵光中析出而生道;其二是禀父母的先天精气,此气称为凡炁,这种气后天中含有先天,以先天方式遗传物元、质元等各类物质,以此凡炁为主而构成色身。此后天中之先天,才是性命本源之物。此外还有食物转化的精气,以及呼吸所纳入自然界的清气。此四者结合而生成人体生命之气。

    气是人性命之根本,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元炁为万物之母,它无处不在,其特性极为微细、柔和而广泛。先天之炁,质清而虚,氤氲(yinyun)内结,无形无象,贯穿于全身内脏与四肢骨节之间,故婴儿性平而体柔。待到十四、五岁情缘一起,真炁聚而藏于两肾,一点真精化为后天之液。念起精动,念伏精伏,随心而化。

    元炁即先天祖炁,藏于气海之中,是生命之根,损伤于七情六欲中。故人要保持先天状态,使元炁与呼吸之气在人身相溶共存,就需要经过修性炼命,修筑人身的基本精华物质——精、气、神,修补已经亏损的先天三元和后天三源精华物质,使后天复返先天,返老还童,复命归根,此乃“知其子,守其母”之义。

    专气才能致柔。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扰,心神散乱,不能专一,导致其气不和,阴阳不交,母子失位,坎离分居,先天与后天脱离。只有调心养性,心神专一,久而习之,方可复归于婴儿般的先天柔弱状态,终而达到长生久视之道。

    【其死也坚强;】

    “其死也坚强”,其意是说:凡是失去真炁,生命接近枯竭衰老之时,其机体的质性必然坚硬。凡是真炁充盈,生机勃勃的事物,其机体的质性必然柔弱。凡是柔弱者,皆合于道性本体;凡是坚强者,皆是失去道性之柔和。

    “其死也坚强”者,犹如秋冬之气,多阴少阳,渐失中和,故秋冬之风凛冽,万物凋零。人之死亦如然。由于人一生七情六欲的炽(chi)盛耗损,因而导致了体内阴阳失衡,阴多阳亏,加速了性命分离的速度。人至中年之后,阳气渐失,阴气渐盛,气血渐衰,元阳之气枯竭,内脏老化,血管硬化,筋骨坚硬。直至阳气损尽,灯油耗干,性命完全分离,生命终结,只留下僵硬的尸体,此即“其死也坚强”的本义。

    由于肉身的过度损败,身躯这所房舍不足以承纳性体,不能使它存活养命,故而离体而去。形体是显态物质,显态生理组织系统也存在着质量高低、优劣的分别。青少年精气旺盛,体格健壮;风烛残年精气衰竭,体弱多病。人体由初生的柔弱,到老死的僵硬,都是真炁这类道性物质质量、数量的多少增减,在人体形成阴阳失衡的必然结果。人体如此,万物亦然。故知“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万物与人同受大道元炁所生,同禀天地三元(源)物质所养,万物草木之生何尝不是如此。万物万类的形质不一,是因其所含气的质量有差异。草木之形象虽千殊万别,但非中和之气不能生。草木萌生之初,因得到中气的滋养,故其质地柔脆。万物之柔脆者,皆是得大道之中和之气。故物之初生,生机昂然,朝气蓬勃,气势旺盛。此即“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随着吸聚天地之气数量的增加,其质亦由弱而变强。万物都要经历一个由初生柔弱、生长健壮、衰老死亡的过程。草木亦然,由初生脆嫩,茁壮成长,渐至开花结实。或成参天大树,终而枯朽死亡。草木之枯死,是因为其体所含中气的游散,气散则形体枯朽,趋于死亡。此即“其死也枯搞”。

    万物皆同理,气聚则生,气绝则亡。凡物之所以衰老者,因其气枯竭,其体必干槁。草木之生,一刻也离不开天地自然空气、雨露的滋养。天地之正气,决定着万物的生老病死。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受阴阳二气的制约,任何事物都有由生到壮,再由兴旺到消亡的过程,皆是阴阳二气法则的演化,都有其气机运势的各自特征。但就其总规律而言,都是“柔弱者,和气存即生,坚强者,和气去即死”的自然法则。故经言“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修真者应当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要把握事物转化的枢机,守柔处弱,涵养和气,执中而用,返本复初,回归大道本源。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此两句是归纳上几句之言,意在告诉人们:“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此乃不易之理,它显示着大道的自然本质。无论人与万物,凡天下动植飞潜,万类万形,其理皆同,其气皆通。万物由生而死,生生死死,循环不息,从不间歇。万物皆在阴阳二气的交替变化中,完成自己的升降沉浮过程,无论高低贵贱,大小长短,概莫能外。故凡坚而不柔、强而不弱者,必至过刚易折,其气易散,此皆是取死之徒也。“徒”即同类,是说皆属于死之类。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天下万物,凡是柔弱者,所体现的都是生生之道的物质特性,故能长久不坏,其气易聚不易散,此类皆是属于生之徒。人若能体悟大道贵柔弱的特性,效法自然中和之道,致虚守静,抱元守一,即可聚纳天地中和之气。同时通过修心养性,涵养道德,谦和卑下,善德如水,久之则体内阴阳平衡,心平气和,身心性命必能复于先天状态。德备体健,乃至于性命归真,超脱生死,又何需逞强过刚,而自蹈于死之徒呢?

    修养柔弱之道,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涵养全在一个“中”字。在平时应事接物中从容不迫,心平气和。以和气迎人,则乖气灭。以正气接物,则邪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心,则梦寐恬。人平时的易喜易怒,轻言妄动,争胜逞强,骄傲自满,急躁冒进,等等,都是一种浮气所表现出来的肤浅。其涵养功夫,只在心中的“定火”上。故守柔持谦,抱弱处下,乃是治此心病的良方。

    【是以兵强则不胜,】

    不但人物草木贵柔弱,即使天下最大的用兵之道,亦是此理。

    “兵强则不胜”这句话,从世俗常理来看,难以理解其义。以常人常理而言,用兵最宜坚强,兵强马壮,武器精良,又有坚强的勇敢精神,必能伏敌制胜。何以又言“兵强则不胜”呢?世间之事,有阴有阳,有显有隐,阴阳互变,显隐共观。强与弱分处于阴阳两端,同处一体,相互转化。惟执中守一,以弱为强,以柔为刚,反而用之,方合道性。

    用兵之道,应心怀仁慈,顺天应人,不可恃强暴而横行。若贪杀逞强,不得人心,失道寡助,终究必取其败。具有军事实力者,往往容易恃强欺人。强大之兵,易于轻战乐杀,乱杀无辜生命,必惹天怒人怨,其报不可设想。

    骄兵必败,故“兵强则不胜”。即使取胜,亦是胜人一时,不能胜之长久;只能胜于虚表,不能胜于人心,而损伤的却是自己的道义德性。故凡用兵者,必须顺天应人,出师有理。须知己知彼,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探察虚实。在战略上藐视,立正义必胜之心;在战术上重视,不轻敌自傲。若徒恃其强,轻用其锋,未有不欲制人而反为人制者,如此必是取败,此乃理势之所必然,故坚强者为取死之道。天道助弱不助强,扶弱而抑强。弱者合道,众弱合一,故强不胜弱。柔克刚,弱胜强,此乃天道不易之理。

    【木强则共,】

    “木强则共”,其意是说,凡粗壮之木,主干粗壮强大而在下,柔弱的枝叶却共处其上。“共”,即拱也。木之强者则拱,即易折断、被砍伐之意。树木在未长至成熟粗壮时,其干枝柔软,富有韧性,耐于攀折,即使攀弯成弓形,也不易折断。待其枝干粗壮时,其干坚硬,容易折断;待至粗壮之时,其体容易枯朽。

    “木强则共”,此乃木之气势衰竭所使然。木壮则伐,木老则朽,这些都反映了“坚强则死”、“物壮则老”的自然规律。此理验之于木如此,验之于任何事与物,其理同然。故“坚强者死之徒”,乃是俯拾皆是之理,能不信乎?

    【坚强居下,柔弱居上。】

    太上言“坚强居下,柔弱居上”,意在揭示世间万事万物之理。观察自然界造物之象,皆是大者处下,小者处上,构成抑强扶弱的自然之势。下者,阴坠(zhui)也。物之阴气重浊者,质性坚强者,皆是坠(zhui)而在下,已经进入于衰败枯死之途。

    物壮则老,过刚易折。凡是坚强之物,皆是失去中和之气,故生气不足,死气渐旺,故而走向下坡路,所以附之于下。上者,阳升也。清轻之气上升,道所生的中气皆处上,故柔弱之物居上。柔弱合于道,入于生之途,此即长生久视之道。柔弱者,常处于道气的中和滋息、生气旺盛之中,气势蒸蒸于上,与天之气相连通,故居其上而归其类也。

    柔弱之道,验之于木,验之于用兵,验之于人生,皆为生之途,万物无一不是此理。由此可知,坚强者实则居下,柔弱者实则居上。人若能明知此理,何必恃刚而入死地,何不用柔而求生呢?

    【本章说解】

    此章要旨,是以人物草木的生死,引喻天下万物之理。以用兵之事,引喻天下万事之用。意在示天下人“以柔为道”。

    太上在本章深以坚强为戒,以柔弱为贵。李嘉谟在(《老子本义》引)中说:“柔弱虽非即道,而近于无为;刚强虽未离乎道,而涉于有为。无为则去道不远,有为则吉凶悔吝随之,益远于道矣。”由此可知,“柔弱”与“刚强”,一阴一阳,一正一反。这一对阴阳,共合于太极之体,既对立又统一地寄存于万事万物中,散在一体之两端,表现在显隐两态的平衡与不平衡之间。

    人处于后天显态世界,多以耳闻目睹为知,重显轻隐,重阳轻阴,故只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往往陷入愚昧偏知,只知执刚逞强,争强斗胜,而不知守柔处弱,故自招灾祸而入于死路。大道之理,以冲和为用,能执阴阳之两,而用“刚强”与“柔弱”之中,则阴阳平衡,矛盾合一,得此一则万事毕,得此中即合道。

    柔弱乃大道之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万物。无极是大道之本源,在天地未判之前,宇宙本源之气混沌。此气散而天地立,乾坤现,阴阳运。天地以柔和之气生万物,以肃杀之气杀万物,一生一杀,万物演化不息。

    “柔和”者,阴阳冲和所之生气也。比如春生夏长,万物兴旺。不独万物得此中和之气而生,即是万物之体中所含所存者,亦是此中和之气,故万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无不长久。

    “肃杀”者,重阴之死气也。比如秋凉冬寒,万物收藏等。万物得此气者必死,万物自造此气者,亦无不夭折。天下事物的变迁,无不是阴阳二气的演化,无不是大道运化阴阳之理。能理悟此理者,即可知处世应事之道。

    修真者修心炼命,宜先调性情,涵养五德,去除心中尘垢,扫清灵台阴物,凝炼身中太和之气,使身心处于祥和的环境中。不断从后天复返先天,使自身常处于生生之道,延缓杜绝入死之途。完成性命再造工程,早日性成命就,奉献众生,方不负太上在此章中淳淳教诲之苦心。

    道之为物,无形无争。对于柔弱之理,世人皆知之甚少,故圣祖在本章反复用有形之物、有为之事作比喻,以反托大道之理。草木以坚强而死,以柔弱而生,由此理去体悟无形之道,明白柔弱胜刚强之理。不但兵骄必败,木强则伐,物刚易折等为自然之理。清轻者为之炁,重浊者为之器。天以清虚在上,地以坚实在下。下以有为事上,上以无为任下。世间万物莫不是如此。

    “中气”者,乃为阴阳冲和之气。中气充盈,便无坚强之病;至理在心,则无争强之累。物之常理,凡柔弱者必在上,强刚者必在下;精华者必柔弱,粗壮者必刚强。兵强者,能被弱所胜,是因其恃强而不以柔弱自处。木强者,中气渐弱而近于老。树木近根之处最粗壮,也是易被刀砍锯伐之处,其生机远不如枝条处上之柔。由此推理可知,骄己凌人者必败,柔弱处下者必久。步步占先者,必有人来拥挤;事事争胜者,必有人来挫锐。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如此执中用道,修中和之气,成中正之德,方可得一之道。

    此章例举柔弱与刚强之得失,其意深邃(sui)。修真之人应知,性情刚烈不阿,遇事主观固执,与人论事争辩,得理不饶人,甚至暴跳如雷,大动肝火。此类太过刚强,柔性不足的处世态度,即使功德甚多,也难入圣成真。唯有时存悔过之念,以真水克邪火,以智慧剔除心头邪气,磨掉刚愎之性,化刚为柔,使灵台清凉,方可渐入于中和之道。

    过刚固然不好,但过柔也不合道用。如果生性近乎软弱,有如“好好先生”,处世往往失去原则,善恶混淆不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显得软弱无能。此乃柔性过盛,刚性不足,优柔寡断,失却中道,亦不能道成得果。过弱者皆是正气不足,火弱水盛,宜制水扶火,增加阳刚之气,冲破邪偏之念,使灵台温暖,偏阴之气即可升为中和。

    修道证道,贵在天真流露,平常行事一切遵理,处于中和,不存一丝后天习性。无论偏刚或偏柔,皆不合道,皆难登一尘不染之莲台。有道是:“化浊返清见原来,气畅中和证莲台。”只要不犯执理强横,时时悔过自新,必是一个全圣全真之人!

    天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此两句是说,天道的运行,就像拉弓射箭一样。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阴有阳。日月交替,昼夜循环,无不是天道的一张一弛。道贵乎平和,物贵乎平衡,平莫平于张弓。射箭以靶心为中,围绕中心而调整上下左右四方。张弓过高,需要调低;过低,需要抬高;偏左或偏右,都不合中。一直要调到与中心点相对应为止,方可中的。

    天道运行,犹如张弓,有张有驰。张者,需用力气,喻意为刚强。弛者,松缓复静,喻意为处柔。天道恶盈而好谦,其运行好似张弓射箭,有张有弛。张过则又弛,弛后而又张。高者抑之,低者举之,多则损之,缺者补之,不偏不倚,以中心为平。

    天道因物付物,称量为施,栽培倾覆,因物为用。无厚此薄彼之分,无此足彼欠之别,至公至道。犹如张弓之不可高,不可低;不可左,不可右一样,恰到好处,不差毫厘。又如世间的衡器,半斤八两,量物为秤,称之为“天平”,以喻天道公平之理。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此句又继续阐明张弓射箭之理,以喻天道法则。张弓射箭,初举起时,有时或高;偏高时前臂下压,箭身下落,此为“高者抑之”。有时或偏下,偏下则须上举,前臂上提,箭身上调,此为“下者举之”。无论“抑之”或“举之”,皆是以靶中为目标,以中为依托。此“中”即是心、即是道。

    天道至公至平,就像一个百发百中的射箭者,一张一弛,阴阳交会,寒暑往来,昼夜变换,准确无误,丝毫不差。这是因为天心至正,天光至明,天德至厚,故能驾驭天道运行毫无偏差。人生犹如射箭,唯有一个中正之心。眼不邪视,心不外驰,静心定神,处世应俗,修真做人,才能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居于中道。只要不偏离一颗正性之心,才能瞄准道的核心,处世接物,才能不失大体,不至于箭落虚发。

    修真就像射箭,箭箭不离中心,万变不离本心。高者抑之,低者举之,偏者正之,邪者克之,错者改之,始终围绕这个大道“中心”,而不致于偏离方向。如此,必然会箭不虚发,归中圆心,结成道果。空净师在论述道心道志时说:“开弓没有回头箭”。用射箭比喻修真者的大志向,既形象,又中肯。修真人一旦信誓已立,一愿既发,天地有声,就应当像箭头一样,矢志不改,勇往直前,直奔大目标。天下没有回头之箭,也不该有违背誓言,不守信诺的修道者。否则将是自毁前程,其结果必然是苦不堪言。

    人心就是自己的心田园地,应该耕种好这片净土。人本是混元之炁的一粒种子,降世之后,长大成人,本应开佛花结道果。但世人往往将天赋之真水(元炁)、肥料(道德)丧尽无遗,无形中斩断了自己的慧命道根。修真人万勿弃业,足不履邪径,则举步可得地道;手不触非礼,天道伸手可得之!

    修道说来困难,只要心正不偏,手足循规蹈矩,积德广厚,方寸中的一粒种子,必能成就千万颗果实。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有余者损之”,是将多余的舍去。“不足者与之”,是将空缺的补起来。“损”即去除、失去之意。“与”是给与、补充之意。

    天道无亲,唯德是辅。天道的最大特性,就是至公至平,自然平衡。抑高举下,损强益弱,损上补下,取多补少,克刚扶柔……。这些天道的自然常则,处处皆是,无物不是。道有道心,天有天心,地有地心,人有人心,物有物心。天地万物,皆是围绕着核心,不停地运转演化着,完成自己的生命历程。这就像张弓射靶一样,以圆心为轴,以核心为靶,自然地校正上下左右,损有余而补不足,其目的是为了不偏离中心,以合自然大道。

    以中为心,高为有余,下为不足;多为有余,少为不足;长为有余,短为不足……。有余或不足,都是偏离中道,皆不能归中,故才有损有余而补不足之理。“损有余”和“与不足”,都是调整偏差,校正与中心点的正确距离,求得与中心相合。

    张弓之道虽极平常,但却寓含着无尽的天道之理。天之道,好似张弓;张弓之道,即是天理。以张弓比喻天道,乃是太上以小喻大,小中见大,大中含小的方便说法。告诉世人知中、执中、归中的天道之理。

    世间损有余补不足的道理比比皆是。天热穿单,天冷着棉;肥胖为多,过瘦为欠;财多为余,贫困为缺;名利为多余,道德为不足,如此等等。对修真者而言,傲气为多余,谦德为不足;俗心为多余,道心为不足;邪气为多余,正气为不足;过刚为多余,懦弱为不足……。依此类推,凡不符合中道者,余者应损之,不足者应补之,以复归中心,回归本源,与道合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天道常以中和为上,损有余而益不足。损有余是为了抑制物盛则衰,物壮则老,物刚易折等超过极限的质变现象,避免导致物极必反,走向极端,失去中道,故而抑之。

    “而补不足”,就是扶弱助柔。为了防止事物在萌生初发阶段,因力量不足,稚嫩易断而中途夭折,不能达至中道,故而助之。天道就是以此法则,来维持宇宙间的生态平衡,维护天地万物的有序化运转。

    “有余”与“不足”,都是一种失偏现象,均不符合中正之道。若任其有余而不损,则有余愈积愈多,愈多愈余,余过则满而为患。天下之事,凡过于阳、过于阴,或过于寒、过于热,此等偏于一极者,皆是有余。若有余者不损,超过极限,就会走向反面。从另一方面说,若是听任不足而不补,则不足者愈显不足。自然界如果阳不应时,阴不顺令,雨不能润,阳不能照,则万物不能生。故凡失去一极者,皆是不足。不足者若不补,终而至于走向反面而倾倒。

    天之道,慈悲为心,至公无偏,必损有余,不使有余者太过;必补不足,不使不足者不及。如此损舍有余,扶补不足,才能使天地万物平衡运转,归于中和,此为天道之自然也。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之道,则不然”,人与天道相反。人心多是损人而利己,损公而肥私,损贫以奉富,夺弱而益强。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天之道大公无私,损有余而补不足,以消灭贫富不均的差别,从而维持自然法则的平衡。人心多私,占有欲极强,欲得之心,愈多愈好,无有止境。人心是个无底洞,永远难以填平。

    天道之损有余,正在于补不足。人之欲心妄念,恰与天道相反,凡是弱者,便以强欺之;凡是不足者,反而损之夺之。对有余的强者,曲意随顺,阿谀奉承,极力讨好;奉之惟恐不够,于是便去损不足,以奉有余。人道之不平,皆是人心之私过贪,皆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贼所害。既害人害物,又损己性命。若能效法天道公平法则,损去多余者,扶补不足者;抑制强者,帮助弱者。如此方合天理,才是善德。

    损就是“舍”,“舍”就是“得”(德)。德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一种高级道性能量物质。舍与得是辩证的统一体,是自然界物质演化的规律性。世人不明天道之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常以“我”字为中心,心被私欲所昧,吝啬小气,自私自利。对自己贪多为好,多多为善。对于奉献社会、利益众生之事;对于以财济人、舍己为人之事,总是像铁公鸡一样,一毛也舍不得拔。岂不知财是大道流通之物,积财如积祸,累财必害心。财物既为养命之用,唯能活命足矣,其余皆为身外多余之物,何需自背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