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要做首辅 > 第1088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申时行介绍了他的救灾经验,赵贞吉道:“办法的确不错,奈何北地数省,不能都拿来养羊吧?更何况每亩地养羊的产出远远不及种田,北方几千万口人,还是养不活的。”

    殷士儋却不这么想,他在两广干过督帅,比起赵贞吉要更加了解海外的情况,他说道:“大洲公,申大人的法子不一定放之四海皆准,但是他的思路很不错。我们不能光想着给钱给粮食,还要引导老百姓,找到生计,能有活路。不知道元辅以为如何?”

    唐毅深以为然,“北方即便气候正常,也因为耕种多年,肥力衰减,难以承担庞大的人口,加之黄河年年泛滥,治河经费巨大,方方面面计算起来,都是不划算的。我的意见是要转移人口,推动新的产业。”

    唐毅一锤定音,大家伙也频频点头,只是该向哪个方向转移,还需要好好思量。

    唐汝楫率先说道:“元辅,我巡视九边,考察过各地,以为辽东是一块宝地儿。”

    “怎么讲?”大家好奇道。

    唐汝楫哈哈一笑,“辽东虽然相比西北,更加苦寒,但是辽东土地肥沃,平原广阔,一望无垠,而且雨量充沛,远比西北适合农耕,如果选择成熟期比较短的高粱,再种植土豆红薯,一年足够一熟,而辽东一熟,产量也不下于江南的一年两熟。”

    “啊,当真如此?”赵贞吉好奇道:“这么说辽东还真是一块宝地儿!”

    “不止如此,辽东山岭重叠,木材丰富,还有许多煤矿,山上有蘑菇,有松子,有核桃,有人参、野味……只要能开通道路,把辽东的宝贝运出来,必定能够大卖特卖。”唐汝楫又道:“不过要想安稳开发辽东,就必须解决土蛮部,只要消除了土蛮的威胁,才能放心大胆向辽东移民。”

    又要打仗!

    大家伙都盯着唐毅,这种大事,还是要他拿主意的。

    唐毅比所有人都清楚,辽东就是后世的东北,那可是最好的大粮仓,土肥水美,物产丰饶。而且最为关键,越过黑龙江,就是外东北,唐毅上辈子看过一个资料,沙俄在外东北光是黄金就弄到了六千吨!

    六千吨黄金啊!

    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要是错过了,简直是犯罪。

    “辽东的移民势在必行!”唐毅断然说道:“立刻命令李成梁和戚继光做好战斗准备,另外朝廷要派出一支人马,考察整个辽东的情况,尽量往北走,看看辽东究竟有多少特产,多大的经济价值,又能承受多少移民。”

    很快内阁就同意了,按照唐毅的预估,辽东的工商业,捞金,伐木,采集,至少能吸收两百万人,种田也需要两三百万人,加上长途贩运,养殖牲畜,十年之内,向辽东移民五百万,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就向北发展,西伯利亚那么大的一块地方,哪怕终年苦寒,开发困难,弄到手里,当野生动物园也是不错的,没事去看看老虎,只要别下车被吃了就成……拿下西伯利亚,就越过乌拉尔山,反正尽量多占点土地,日后印在地图上,也是赏心悦目的。

    当然光是一个辽东移民,还解决不了问题,申时行又说道:“师相,弟子提议恢复哈密卫,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以西域的绿洲,足以移民一百万。”

    申时行一贯小心谨慎,其实哈密卫的潜力丝毫不在辽东之下。

    大明立国之初,北元崩解,哈密从大元帝国分离出来,在永乐年间,接受朱棣册封,纳入了大明的版图。

    不过由于海上贸易线路发展,路上的丝绸之路黯然失色,明廷没有向哈密卫大量移民,只是采取羁縻统治,委任国王,统治哈密。

    西域广阔,从来都是盗匪横行,战乱不断,唯有强者能够守住家业,哈密王面临着瓦剌部和吐鲁番的双重夹击,实力越发衰败,整个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直到嘉靖初年,哈密卫被吐鲁番吞并,当时大明的君臣忙于大礼议,无暇顾及,就这样,明廷痛失了对西域的控制。

    申时行在西北数年,他注意到了很多糟糕的情况,失去了哈密卫之后,大明的西北边疆洞开,甘肃陕西四川等地都面临着强大的威胁,不光包括瓦剌各部,甚至有从大食过来的阿拉伯商队,他们做生意,也进行传教,同时还鲸吞蚕食,许多小部落都依附他们。

    原本兴旺的西域佛教越发衰败,假以时日,整个西域从文化上都会摆脱对中原的依赖。

    恢复哈密卫,经略西域,迫在眉睫。

    申时行提出了意见之后,唐毅极为重视。

    三秦故地,是中华龙兴之地,汉唐都凭借关中席卷天下,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西北决不能被忽视。

    唐毅立刻决定,任命杨安出任甘肃总兵,同时任命马栋出任哈密副将。另外又掉杨继盛接任陕甘总督,兼任西域经略,聚集兵将,择机出兵,光复整个西域,甚至唐毅准备抢占几处重要的山口之后,一路向中亚发展,然后再从北方南下印度。

    纵观三哥的历史,还是非常欢乐的。

    只要在北方出现了几万人的游牧部落,能聚集起一万骑兵,并且抢占了北方的天险山口,整个南亚大陆就会快速臣服。

    向西发展,拿下中亚,拿下南亚,最好再进军中东,一直打到巴格达……

    唐毅不知道他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这一天,不过他已经下定决心,大明的战争机器要启动了。

    当然了,不论是辽东,还是西域,环境复杂,气候苦寒,要想移民看到成果,恐怕要许多时间,没法立竿见影。

    要知道中原还有几千万百姓,嗷嗷待哺呢!

    “安南!眼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安南!”

    唐毅断然说道,他已经得到了报告,在明军的帮助之下,莫朝已经打败了后黎的人马。守住了北方。

    只是莫朝接受了平安的建议,弄得国内人心惶惶,不断逃亡,而且后黎也遭到惨重打击,损失数万之众,双方来回拉锯几十年,早已经是精疲力尽。

    平安在一封信里面告诉老爹,现在的安南最稀缺的资源竟然是身体健全的男人。平安也十五六岁了,遗传了老爹高大的身材,齿白唇红,潇洒俊逸,每次上街,安南女子不加掩饰的垂涎,竟然让他都感到可怕,那就是一帮母狼,要把人都吞下去!

    别说平安,就连王寅那样的老头子都被人家垂涎三尺。

    猴子已经沦陷了,听平安说他已经收了六个妾。倒是平安和戚安国两个,显得很怪异,戚安国要学他爹,一生只爱一个,至于平安,那小子纯粹是心高气傲,安南的女子都看不上眼,所以才苦苦撑着,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安南气候条件极好,而且很多田地都是新进撂荒不久,只要有人重新开垦起来,就能耕种,半年之内,就会有收获!

    移民安南,见效快,收益好,经过研究之后,很快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策略。

    根据唐毅的提议,救灾物资要和移民同意书绑在一起,也就是说,想要拿到粮食和银子,就必须接受朝廷的征调,开赴海外屯垦田地,反之,则只能拿到极少的粮食,根本填不饱肚子。

    “万里迢迢,背井离乡,百姓多凄苦啊!”

    赵贞吉暗暗感叹,等到内阁会议结束之后,老赵主动留了下来。已经过了饭口,唐毅只是让人煮了点面条,加了两个鸡蛋,一点葱花,一点红油,吃起来喷香。赵贞吉难得胃口大开,吃了一大碗面条。

    “大洲公,您不要再来点?”

    赵贞吉微微摇头,“老了,齿摇发稀,眼花耳聋,不堪重用了。”

    按照往常,对这些老臣,唐毅一贯都是很客气的,这么说一定会挽留,不过这一次唐毅显得很沉默,继续闷头吃着面条,快速把碗里的面和鸡蛋一扫而光。

    “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老夫总觉得让百姓离开生活多年的家园,去海外冒险,一旦水土不服,就会丧命,于心不忍啊!”

    唐毅放下了碗筷,苦笑了一声,“大洲公,一个家族要想兴旺发达,就要有人出去闯荡,出去开拓,死守着家里头,一摊死水,就那么一点田,一点地,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人口不断增加,早晚会不够用的。让百姓去开垦土地,到异国谋生,刀口舔血,的确危险异常。纵然想尽办法,尽量保护他们,也会死伤很多,甚至许多人这辈子再也无缘回到故土,哪怕到死,都会遗憾终身。”

    “可是——这是必须付出的牺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味的仁慈,一味的软弱,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唐毅态度坚决。

    赵贞吉低垂着老眼,五官紧簇,显得皱纹更加深沉,老态龙钟。

    “唉,老夫何尝不知,可是要去海外,总要让有本事的人去吧,一帮灾民都一无所有,食不果腹,逼着他们出海,老夫以为不妥。”

    “大洲公,那些有本事的人,在哪里都能混得很好,他们又怎么会轻易出去?就算出去了,他们也不会去种地伐木,屯田垦荒。”

    赵贞吉又被问住了,老头子沉默了许久,颓然道:“的确了老了,朝廷政务,非是老夫能承担的,元辅,我想致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