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长安风流 > 第229节
    “靖兄因何发笑?”李世民问。

    “如此陛下觉得,老臣这张老脸还值得一点钱,就请准许老臣,明日上朝议事吧!”李靖说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顿时大喜:“朕,求之不得!”

    “光是老臣一人,恐怕还不顶用。”李靖说道,“至少,还需要两个人。”

    “哪两个?”李世民问。

    “兵部尚书李勣,和太子殿下。”李靖说道。

    李世民眉头一拧:“李勣倒还说得过去。承乾……要他何用?”

    李靖微笑:“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拧了拧眉头:“朕会三思的——来,继续下棋!”

    几天后的早朝,久已离朝不问军政的卫国公李靖,赫然出现在了朝堂之上。因他腿脚不便,皇帝特许他拄杖上朝。但李靖没有拿上他那根皇帝特赐的紫木杖,徒步走进朝堂来。

    与此同时,驻兵在外的李勣也被急召回朝,一同议政。

    但是李靖没有看到,太子李承乾。取而代之的是,魏王李泰出现在了朝班之中!

    此刻,李靖心中已是一切了然——东宫,怕是要换人了!

    今日朝堂,再议“迁民入兰”一事。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依旧强烈反对。魏征双目已近失明,但口叙奏章托人上奏,也示反对。

    李靖出面了。他从长远之计出发陈叙利害,力主支持迁民入兰之举!

    原本,若论权势,李靖几乎已是白身;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当朝两大首辅,李靖绝无与之较量叫板的实力。但是论名望、论资历,尤其是在军中的影响、对军国大事的把握能力,李靖,无人可及!

    平常寡言少语及少参与政事,也从不刻意表现自己的他,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

    李勣是个大大的聪明人,虽然他驻兵在外对“迁民入兰”一事并不太清楚。但皇帝既然刻意将他召回,显然就是让他给出“合理”的意见。

    于是,他非常合理的拿出了自己的意见,表示赞同李靖的说法,同意迁民入兰,壮大兰州并以此为据,雄图大计!

    这下好了。代表军队最高权威的前任统帅、现任统帅,都站出来表示支持迁民入兰。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这些掌握朝政话语权的大臣,就算肚子里装了千册典籍万般理由,也说不过“兵权”二字!

    大唐尚武,重视军功。军人议政,向来一言九鼎。因为他们往往代表了军队的最高利益,代表整个国家的军事发展方向!

    李世民是皇帝,是最高级的“政治家”;但是骨子里,他也是个军人,是个马上夺取天下的皇帝。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这些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文人,不尽相同!

    这一次,他的观念与想法,和李靖、李勣这样的军事家,达成了统一阵线!

    ……

    这一轮早朝,议到了午时过后方才停歇。最后,“迁民入兰”这一重大国策方略,居然被准许!

    正如李世民所说,这一次,站在历史与民族的立场上,他违悖了自己的帝王之术,做出了这样近似“悲壮”的赌博性的决定!

    尽管仍然把持一个反对的态度,但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这些朝堂重臣,对于皇帝已经做出的决策,也只能恪尽职守尽力施行。

    这将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十余万军属要入兰,可比征调十万大军开赴兰州,要难上百倍不止!

    这个巨大的工程,在这一天的朝会之后,开始实施……

    几天后,兰州都督府收到圣旨下达——朝廷准许了兰州的“迁民入兰”之举,正欲实施!并指定了兰州这一边,专行负责此项国策实施与部署的“负责人”,那就是——秦慕白!

    这一刻,不管是薛家兄弟还是秦叔宝,就连秦慕白自己,也有点不太相信这是事实!

    原本,他们还没抱多大希望,因为获准的可能性,几乎无限接近于令。众将联名上书,甚至都还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没想到,等来这个一个令人震惊又惊喜的结果!

    “三郎,继屯田之后,又是迁民入兰……”秦叔宝对他儿子说道,“这哪一棕哪一件,可都是关乎国脉的大事!你能承受得下么?”

    “书写历史——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秦慕白微然一笑,“为什么就不能是我呢?与其说是承受,我倒更觉得是——享受!”

    第295章 战事突起

    正当兰州的春耕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大唐南方捷报频传。吏部尚书、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领兵南下退敌于松州。以诡战之法出奇不易杀了吐蕃人一个措手不及。兵锋受挫,松干赞布慌急退兵,松州收复。侯君集挥军掩杀,松赞干布大败亏输,扔下数千具尸首折返高原。

    至从几年前大唐一鼓平定吐谷浑后,还没怎么发动对外战争。松州之战的捷报,令大唐上下一阵欢欣鼓舞。

    不过,此前松赞干布率二十万大军入寇之时,掠去的吐谷浑疆土,和惧怕之下投降的羌族部落,却没有因此而复返。仅仅是收复了一个松州,俨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丧失的吐谷浑疆土,有一大部份就在大非川附近、临近鄯城一带。

    松州捷报传来,前线将士又热血沸腾,又坐不住了。秦慕白的压力,又来了。

    此时,春耕屯田正进行到紧要关头,好不容易,各类种子、农具与耕牛也相继到位了。但前线将士们实在是憋得太厉害了,眼看兄弟部队建功立业他们却只有干瞪眼的份,每日看着大非川的吐蕃游骑往来晃荡却要装作视而不见,这就好比让一群狼在菜园子里吃素,却眼巴巴的看着菜园子外面有一头头肥羊在蹓跶。

    不出意料,薛万均来请战了!

    这次,他客气了一些,没有像上次那样纠集一群战将,直接跑到都督府来逼宫,而是正儿八经的写了请战书,派人拜送到都督秦秦叔宝麾下。

    收到请战书时秦慕白正在都督府里,父子二便合计起来。秦叔宝认为,一位的弹压众将士的战意与斗志,也非上策。薛万均等人,显然是眼红侯君集的战功坐不住了。不如让他们适当出击活络一下筋骨,和大非川的吐蕃敌军局部小战几场,料也无妨。

    秦慕白想了想,也是,于是便表示同意了。

    秦叔宝便下了军令,允许薛万均“三战吐蕃”,但有三大限制:其一,每次出兵人数不得超过三千人,口粮不许超过十日,深入不得超过百里。这俨然就是限制战斗的规模。

    薛万均接到军令,虽是有些不爽,但也凑合着接受了,这总比严守不出的强。

    当下,他便火线整顿兵马,调集三千精锐铁骑出城,给最近的吐蕃军屯来了个急袭。一连数月,吐蕃人只见唐军闭城不出专心种田,毫无防备。面临猛将急先锋薛万均的突袭,他们毫无招架之力,丢了军屯扔下数百尸首,仓皇逃回。

    薛万均一战得胜,士气昂扬斗志百倍,未作停顿趁胜追击,向大非川推进数十里,沿途遭遇大小吐蕃游骑数股,将其一并歼灭,连战连捷。

    至此,三千铁骑损耗极小,每杀破军便取粮于敌,补给尚算充足。连胜之后的薛万均,已将秦叔宝的军令抛至了脑后,仿佛还幻想重演一次当年霍去病的壮举,来个千里袭敌生擒敌酋。于是,他率领这三千铁骑长驱直入,居然杀到了青海湖之畔,大非川腹地!

    这里,可是吐蕃屯兵数万的的重型军镇所在!

    要说,薛万均还真是一头战场猛虎,一路杀来所向无不披靡。此时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也悍然无惧,挺枪便上。吐蕃人还真是没有想到,这个薛万均如此胆大妄为,凭三千骑就敢来“客场”挑衅。起初他们还有所怀疑,所薛万均只是前哨诱饵,后方有大军埋伏掩杀。犹豫了一阵子,吐蕃人基本只作固守,没有正式与之交锋决战。

    后来,吐蕃人探明了消息,薛万均真是孤军深入送死来了!

    这下可把吐蕃人给惹恼了,他们的高原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连番挑战无果,敌军营盘太大又无法强攻而入,薛万均也正准备退兵了。正值当晚,吐蕃人突然发动急袭大反攻,万骑并出杀扑出来!

    薛万均不愧为饱战之将,入夜不乱临袭不慌,军容整齐的奋起反抗。但无奈毕竟是寡不敌众,更兼师老兵疲,节节败退。他们且战且退,朝后退撤。吐蕃人也压了一肚子的怒气,岂肯善罢干休?他们一面围攻,一面派出另一支轻骑人马抄截了薛万均的后路,合围之势已成,薛万均陷入重围,成苦战之势。

    眼看三千铁骑就要毁无一旦,此战败绩已是一目了然。薛万均悔恨交加就差拔刀自刎了。左右副将将他劝下,死保他杀出一条血路,率百余骑突破重围溃逃回鄯城。

    三千精锐铁骑,只剩了百骑回来,而且多半带伤。主将薛万均,身中十余疮失血逾斗,陷入昏迷生命垂危。

    吐蕃人趁胜反扑,兵锋直达鄯城。鄯城没了主将,一时有些陷入混乱,几名副将仓促组织人马布防守城,外出务农的军民百姓,也慌忙退撤。有一半逃入了鄯城城中,另一半,只得远遁而出逃进其他州县之内。吐蕃人一不作二不休,把鄯城围作了一个铁桶,还派人马四下劫掠烧杀抢夺,践踏农田毁坏水渠。

    一时,鄯城危急!

    消息传到都督府,秦叔宝拍案而起勃然大怒——“薛万彻,该杀!”

    “父帅息怒!”秦慕白忙劝道,“薛万彻违抗军令擅作主张,以致师败城危损失惨重,的确罪不可恕。然,此刻当务之急,是解鄯城之危!”

    “老夫亲率人马,前去破贼!”秦叔宝凤眼微眯,杀气迸射,就要命副将取他虎头錾金枪来。

    “父帅且慢!”秦慕白急忙劝阻,说道,“父帅是三军之主,且可轻敌?值此非常时期,兰州不可一日无主,父帅还是坐镇都督府吧?就让孩儿代父出征,率军前去平乱解危!”

    “你?你从未上阵只会纸上谈兵,不妥!”秦叔宝连忙摆手,“你还是留在都督府里料理这些政务民生吧!老夫老则老矣,尚未将那群吐蕃小儿放在眼里!”

    “父帅三思!”秦慕白苦谏道,“兰州首战失利,治下州县必定有所震动,三军将士士气起伏。此刻,父帅的首务当是安抚军民百姓,以大局为重。父帅此刻如若亲自出击,就算得胜,也是以大击小不足以重振军威;若是孩儿出战得胜,便是以小搏大,足以令三军振奋!”

    “有几分道理……”秦叔宝仿佛是被说动了,抚着长髯点了点头,自语道,“老夫若是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一举击退吐蕃人解了鄯城之危,或许真比老夫亲自出战的效果要好——那好吧!三郎,老夫就命你亲率翊府铁骑,另行拨予越骑三千,共计五千精骑,星夜出击急驰鄯城,退敌解围!”

    “是!”秦慕白大声应诺,接了兵符就要走。

    “慢着!”秦叔宝突然将他叫住,走上前来低声道:“战场非比儿戏,一切小心呐!”

    “父帅放心。”秦慕白微微一笑,说道,“您当年不也是从第一次上阵,这样走过来的么?孩儿继承父帅的虎头錾金枪,开锋之后还从未见过血。只在今日了!”

    秦叔宝欣慰的一笑,重拍秦慕白的肩膀:“是我儿子!——去吧!”

    兰州兵马,半数骑兵,大唐的精锐之师。翊府中军与越骑,更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五千人马迅速集结,秦慕白全副披挂整装上马,也不用做什么誓师来鼓舞士气了,手中虎头錾金枪朝西北一挥,五千铁骑奔腾而出,裹起烟尘数丈望鄯城而去。

    战局危急,一分一秒都是战机。鄯城距兰州也有百里之遥,铁骑冲斥朝发夕至没任何问题。不过全力冲斥之后,精锐骑兵也会变成强弩之末。于是秦慕白在半道溪滂按下军马略作休整。人吃干粮马嚼草料,喝些水了补充体力。同时,派出诸路斥候快马打探军情。

    正嚼着干麦饼参详鄯城周边地图时,薛仁贵与宇文洪泰一并前来,蹲在了秦慕白的身边。

    “二位,有何高见?”秦慕白指着地图说道。

    “俺不懂这些。俺只知道,一会儿真打起来,我得冲在最前面!”宇文洪泰一板一眼的说道。

    秦慕白和薛仁贵纷自一笑,二人一起重点研究了一下鄯城周边的地形,然后薛仁贵说道:“少将军,兵贵神速,吃完这块麦饼,就该可以动身了。吐蕃人趁胜而来围城作乱,其实也是犯了和薛万均一样的兵家大忌——孤军深入!但若是迁延日久,当真让他们取了鄯城城池,或是占据了一些村落、山岗、盆谷险隘这些有利地形,当对我军相当之不利!”

    “言之有理。”秦慕白点头,“这也是为我为什么火速行军星夜出击的原因。一寸光阴一分战机,同时,让吐蕃在鄯城多留一刻,我们也多一些损失。那些被烧杀抢虐的牧民百姓,还有被践踏破坏的农田水利,我们再要重建收拾可就难了。”

    “他娘的,这伙吐蕃人就跟蝗虫一样!”宇文洪泰骂咧起来,“打仗就打仗,放什么火、踩什么田!忒是害人!”

    “这是他们一惯的伎俩。”秦慕白拧眉道,“劫掠是他们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目的之一。但他们就算攻下城池,也无心经营备守,城池农田这些也是搬不走的。于是,只好进行破坏。他们拿不走的,也不让咱们得到。破坏这些东西,目的无非是害怕我们因此而壮大,对他们反构危胁。”

    “狗|娘养的,阴险!”宇文洪泰连啐了两口,“等哪天咱们杀上了高原,也拆他们的庄子、宰他们的牦牛、坏他们的田!女人就算了,吐蕃的女人太丑了,个个像男人!”

    “哈哈!秦慕白和薛仁贵大笑起来。

    “仁贵,我是这么想的。”秦慕白琢磨了一阵,说道,“敌军虽说有万骑之众,但他们劳师远来又围城劫掠,兵力有所分散。我军急驰杀到兵威劲盛,他们一定不会恋战。以他们惯用的战术加上眼前的情形,多半会蜂拥而退,不会死战。因此,我军务必一鼓作气,首战得利杀他们一个下马威!——因此,我决定让你亲率百骑护卫与翊府精锐越骑做先锋,放开马力冲杀而入,无论遇上哪拨敌人,你只管往里冲杀不用回头。我与洪泰在你左右后方负责掩杀,替你善后保护!”

    “是!末将领命!”薛仁贵郑重一抱拳,面色沉寂,双眼之中战意升腾。

    “啊,咋不是让俺打头阵啊?”宇文洪泰不乐意了。

    “你就算了。”秦慕白笑道,“你一个愣子,只顾自己杀得性起,说不定把身后的随佐玩丢了都不知道。仁贵先锋冲阵,武勇无敌是一回事,他懂得省时度势。”

    “哼!说到底,就是嫌弃俺打不过他!”宇文洪泰骂咧咧的道,“姓薛的,你无事跟着来兰州干嘛?你不来,这先锋定是俺的!”

    “哈哈!”薛仁贵大笑,“宇文将军不必动怒,薛某下次将先锋让与你便是!”

    “可不许食言!”宇文洪泰像个小孩子一样,瞪大了眼睛认真的说道。

    “休得多言,快回去准备,马上开拔了!”秦慕白起了身,收起地图。

    二将抱拳应了诺,马上回去整顿人马,即刻开拔朝鄯城挺进。

    开拔不久,遇到回报军情的斥候。说前方有大股吐蕃骑兵,刚刚劫掠了一片牧场农田,押着大批的牛羊牲畜正缓缓向鄯城方向退却。

    只地,离鄯城已不到二十里,几乎可以听到鄯城方向传来的隆隆号角与战鼓之声。

    “薛仁贵!”秦慕白大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