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明末一家人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历史
    在中国的所有历史文物当中,如果说哪件文物的价值,可以位居所有文物的顶点,那传国玉玺绝对是最有资格的一件。

    据史书记载,传国玉玺成型于秦朝。据传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曾经让丞相李斯镌刻了一枚印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以此来作为皇权的信物。

    对于制作传国玉玺的材料,史书上则是有两种说法。

    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在湖北荆山附近,发现了一块宝玉。但是,因为这块宝玉外表实在不起眼,所以,当卞和拿着这块宝玉去献给楚王时,却先后被两代楚王,误以为是卞和在欺骗自己,先后砍了卞和两腿的膝盖骨。直到第三代楚王,才真正慧眼识宝玉,发现了这块宝玉的价值。

    也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后来这块宝玉,便被称之为‘和氏璧’。

    再后来,楚国为了求娶赵国的公主,便把这块和氏璧作为聘礼,送给了赵国。而秦朝统一天下之后,这块和氏璧,也自然落到了秦国的手里。所以,在秦始皇下来镌刻传国玉玺之后,李斯便用这枚和氏璧,制成了这枚传国玉玺。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斯当时所用的宝玉,并不是这枚和氏璧,而是一枚产自蓝田的蓝田玉,跟和氏璧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对,史学界一直没有结论。不过,传国玉玺成型于秦始皇在位时期,这点是没有争议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传国玉玺从成型的那天开始,就有了难以想象的政治意义。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而这枚传国玉玺,则是秦始皇亲自下令镌刻,象征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权力。

    所以,在往后上千年的历史上,这枚传国玉玺,几乎就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从法理上来说,谁拥有这枚传国玉玺,谁就可以合法地成为皇帝。因为这枚传国玉玺本身,就代表了天命所归。

    当然,真正想去争天下,还是要看自己麾下的实力。但不管怎么说,一件物品就能作为皇位合法性的证据,这件物品的价值,自然是超乎想象的,甚至超过了千军万马。

    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寓意,导致这枚传国玉玺在接下来的上千年历史当中,有了无比坎坷的经历。

    秦始皇去世后,这枚传国玉玺,自然就传到了秦二世胡亥的手里。不过,没过几年,秦朝就亡了。在那场秦末农民起义当中,身为农民军领袖的刘邦,抢先攻入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子婴投降之后,这枚传国玉玺,自然也就落到了刘邦的手里。

    在秦朝末年的时候,这枚传国玉玺,其实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所以后来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也没太留意这枚玉玺,所以刘邦也就将其彻底占为己有。再之后,刘邦就藩汉中,而后又趁着项羽东征齐国,暗度陈仓,奇袭关中,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经过数年的战争后,最终,刘邦成功干掉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而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的合法性,自然也就大肆宣扬这枚传国玉玺的重要性。也正是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时开始,大家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概念:谁拥有了传国玉玺,谁就是天命所归,谁就应该做皇帝。

    再之后,整个西汉时代,传国玉玺一直在西汉皇帝的手中,代代相传。直到西汉末年,权臣王莽篡汉自立,打算向当时的太后,也就是王莽的姑姑王政君讨要这枚传国玉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但是在此期间,王政君却坚决不肯交出,甚至直接将这枚传国玉玺,狠狠摔在地上,打算将其摔碎。

    在这次冲撞当中,原本方正的传国玉玺,被磕掉了一个角。后来,王莽得到了这枚传国玉玺之后,便用黄金将这个缺掉的边角补齐,这也是‘金镶玉’这个词的由来。

    传国玉玺落入王莽手中后,仅仅过了十多年,王莽便被推翻,最后被乱刀砍死。混战之中,王莽麾下的禁军统领,抢到了这枚传国玉玺,然后将玉玺作为筹码,献给了当时的义军领袖更始帝刘玄,以此来换取好处。自此,传国玉玺落到了刘玄的手里。

    不过就在这之后不久,刘玄便被麾下将领弑杀,将领们改为拥立刘盆子为皇帝。接下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又击败了刘盆子,并且最终统一天下。于是,传国玉玺也就此落入到了刘秀的手里。

    传国玉玺到了刘秀手里之后,所代表的政治寓意,被进一步强化。毕竟,在之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几位先后拥有他的主人,都先后横死,只有刘秀最后得到了它,并且统一了天下。再加上东汉盛行玄学,所以大家进一步强化了认知,坚定认为这枚传国玉玺,有着特殊的力量。只有真正被上天眷顾的人,才能真正将其占有。

    接下来,传国玉玺在东汉皇帝手里,代代相传。直到东汉末年,因为汉灵帝去世后,东汉高层外戚与宦官互杀,最终点燃了整个洛阳皇宫,慌乱之中,有人将玉玺带出了皇宫,最终却不幸遗失。

    这也是这枚传国玉玺,在历史上第一次失踪。不过,这次失踪,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就在不久之后,一个名叫孙坚的将军,率兵攻入了洛阳。后来,孙坚在一口枯井里面,发现了一个死去的宫女,并且在这个宫女的身上,发现了这枚传国玉玺。

    对于孙坚发现的这枚传国玉玺,后世基本没什么怀疑,大家基本认为这就是正品。一方面,孙坚之前从来都没见过传国玉玺,不可能有仿造的能力,而后来也有见过传国玉玺的人,确定过这枚玉玺的真伪。另一方面,发现玉玺的地方,也确实和之前的很多事情对得上号,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不过,孙坚得到这枚玉玺之后,并没有马上对外声张,而是将其藏了起来。接下来,孙坚在征讨荆州刘表的时候,不幸战死。其子孙策靠着这枚传国玉玺,从孙坚的老上司袁术手里,换来了千余残兵。靠着这支军队,孙策奠定了三国时期吴国的基础。而这枚传国玉玺,也就落入到了袁术的手里。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孙坚捡到这枚玉玺之后,消息直接被泄露了出去。此后,作为上司的袁术,直接派人前来讨要,最后从孙坚手里要走了。不管这两种说法,哪个是正确的。总之,玉玺后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确实落到了袁术的手里。

    而袁术得到这枚玉玺之后,欣喜若狂。袁家本就是东汉的高层贵族,而此时的袁术势力又极大。所以,袁术认为,这是上天把玉玺送到了自己面前,想要让自己做皇帝。于是在这之后,袁术直接称帝了。但好景不长,袁术称帝之后,很快引来群雄众怒,成了众矢之的。最终袁术战败抑郁而终。而袁术死后,这枚传国玉玺也被袁术的下属取走,献给了当时作为正统皇帝的汉献帝。

    汉献帝得到这枚玉玺的时候,已经是身在许昌,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了。所以,这枚玉玺也就相当于是变相落入到了曹操的手里。再后来,曹丕篡汉,这枚玉玺就正式落入了曹家的手里。玉玺在曹家手里传了几代之后,曹家又被司马家取代,就这样,玉玺又落入到了司马家的手里。

    司马家建立晋朝之后,仅仅传了两位皇帝,便爆发了八王之乱。此后,北方游牧民族趁势南下,纷纷建立政权。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彰显自己的唯一性,纷纷在传国玉玺身上下功夫,一时间各个政权都拿出了自己的传国玉玺,这期间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玉玺就有五六枚之多。

    经过南北朝四百多年的纷争,天下终于被隋文帝杨坚统一,他从被灭的各国收集了四枚传国玉玺,经过朝中专家坚定,这些传国玉玺都有历史意义,所以杨坚下令承认四枚传国玉玺都为真。

    唐朝基本上是承接了隋朝,所以这四枚传国玉玺完好无损的传到唐朝,但到了五代十国之时,各个政权你方唱罢我登场,开始表演一出出大戏。唐天子被朱温杀了后,传国玉玺也归了朱温,不过各个势力也顺势制造了自己的传国玉玺,这时期传国玉玺更加泛滥,历史上记载的就有十多枚。

    后来宋朝统一天下,将所有现存的传国玉玺都收与宫中保存,在靖康之耻中一部分被金朝夺走,最后元朝统一天下,这十多枚玉玺都归了元朝。

    元至元三十一年,权相伯颜命人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后世历史学家认为传国玉玺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明朝朱元璋得国极正,所以对这种能增加正统性的东西并不感冒,很多假借献宝的家伙被朱元璋处斩,所以明代前期传国玉玺的传说消停不少。

    明朝中期嘉靖皇帝上位,因为这个道士皇帝不是嫡系出身,所以民间又有人开始捣鼓传国玉玺的事情,这期间一共发现两枚玉玺,不过都被朝中专家鉴定为假货。

    到了清王朝统治时期,有人说皇太极在塞外得到了传国玉玺,而故宫交泰殿中的39块玉玺中也确实有一块上面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不过乾隆帝在鉴定的时候认为这和史书上记载的出入很大,应该是后来仿制的,也就不了了之。

    清朝末年伴随着溥仪被逐出皇宫,即便是这一块刻字的玉玺也不知道去了哪,冯玉祥曾多次寻找也没有发现,后来有人说是老蒋给藏起来了,到台湾又放在了博物院中,但台湾的博物院一直否定这个说法,至此所有关于传国玉玺的消息全部中断。

    (本章完)

    7017k

    /89/89479/2715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