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2节
    我的第一知觉是脑袋非常痛,身体有点轻飘飘的感觉,像是灵魂要离体飞走似的。睁开眼睛,一阵朦胧后看见身前站着一个清秀俊美的少女,少女一脸的惊喜,再往后看,是一个瘦瘦的太监。

    周皇后悬了许久的心总算回归原位,心中把所求到的诸天神佛都感谢了一遍,朱唇轻启道:“陛下,感觉好些了吗?”

    “你是谁?”

    周皇后闻听崇祯发问,刚才的惊喜化为乌有,神色有些惊慌道:“臣妾……臣妾……。”她无论如何没想到崇祯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皱着眉头坐起来,摸了摸疼痛的伤口,心道还好,看样子没落下什么后遗症,否则变成刘阿斗,那就毁啦!

    打量房内,除了身前脸色苍白的少女和那个太监,并无其他人,我把目光再次落到少女和太监身上,少女顶多十七八岁,此时虽然花容失色,但是仍然能看出她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弯弯的眉毛,闪亮的双眸,挺秀的鼻子,红彤彤的小嘴,如果脸上再丰满一些,那就更完美了,看她身上的服饰很是华贵,可能是皇帝的嫔妃;那个太监实在是有点瘦,很让人怀疑皇宫的伙食,不过精气神倒是不差,透着一股精明劲。

    王承恩也觉察到不对劲了,崇祯皇帝竟然不认得周皇后,这还了得嘛!他咽了几口唾沫,道:“陛下,陛下可认得老奴?”

    “你是……。”我哪里知道他老大贵姓,话没说完便佯装头痛,双手捂住脑袋,脸上更是现出痛苦的表情。

    王承恩吓的说话的声音都变了,急道:“快传御医,快传御医。”

    四五个御医早等候在外面,闻听召唤都进来了,看到崇祯皇帝的样子,慌忙诊治。

    我可不想入戏太深,见一个御医给我针灸了几下,就停止了演出,深吸了几口气道:“朕好多了,尔等退下吧!”

    王承恩紧跟着御医们出了寝宫,把心中的疑问道出:“陛下……似乎不认得皇后了,连我都不认得了,这……这是怎么回事?”

    御医对此倒是回答的干脆,因为崇祯皇帝脑部受创,暂时头脑不清醒,记不得一些人和事是很正常的,多用一些清心凝神的药物就会好起来。

    王承恩听了御医的解释,这才感到踏实一些,心说如果崇祯皇帝谁都不认得了,岂不糟糕。

    “田妃呢?”

    王承恩回转正好听见崇祯皇帝问起田妃,赶紧答道:“回陛下,田妃娘娘此时正在神案前长跪,为陛下祈福呢!”他觉得此次崇祯发生意外,担负首要责任的就是田妃,可他深知崇祯甚是宠爱田妃,他的身份地位,有些话也只能想而不能说。

    “你是谁?”

    王承恩心下长叹,道:“老奴王承恩,陛下真的不记得了吗?”

    我啊了一声,没想到眼前相貌平平身材瘦削的人会是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太监王承恩,这个太监总管还真是不错,崇祯上吊的时候,身边只有这么一个人,而且还陪着崇祯上吊了,难得的很。

    “陛下,这是周皇后啊!”王承恩让出周皇后。

    周皇后此时的神情甚是可怜,刚才崇祯重田妃而轻皇后,让她觉得心像是被刀子剜了几下,那个滋味实在太难受了。

    我没想到眼前的两个人都是崇祯皇帝最亲近的人,王承恩就不用说了,这周皇后也是很不错的皇后,只是她那个老爹很让人讨厌,以后一定要好好修理修理。

    我装出头痛的样子,道:“朕觉得你们二人都很熟悉,可就是一时想不起来,真是愁煞人也。”

    周皇后闻听崇祯此言,脸色略好,“陛下切莫深想,当以龙体为重。”她可不希望崇祯皇帝又像刚才那样头痛欲裂。

    我看着周皇后,虽然跟她“头一次”见面,但是史书上说她体瘦弱,性严谨,并非悍妒的女人,田妃跟她争风吃醋,后来因为失礼而被崇祯冷落,还是她主动帮助田妃重新得到崇祯的疼爱呢!这样的女人可不好找啊!

    周皇后被崇祯看的脸色微红,目光不敢跟崇祯对视,在她的记忆中,崇祯还没有如此目不转睛的看过她呢!她的心儿都加速跳了起来。

    我轻微的咳嗽了一声,道:“朕要与总管谈些事情,爱妃也受累了,先回宫休息吧!朕今晚去坤宁宫。”在我的记忆中,坤宁宫应该是皇后居住的寝宫。

    周皇后听崇祯说今晚去坤宁宫,欢喜的嘴角禁不住翘起来,崇祯皇帝可有几天没去坤宁宫了,她得回去好好准备一下。

    目送周皇后离去,我又让王承恩命人把田淑娥找回来,大热的天跪在地上,还不得中暑啊!那个小美人可是俺的第一个女人,应该对她好一点。

    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了解情况,知道历史的进程,能给我详细解答的非王承恩莫属。经过王承恩的讲述,我心里有了大概的了解。

    此时是崇祯元年六月,也就是1628年,我不禁想到了那个“帖子”,还真是准啊!刚好是1628年。

    魏忠贤一党已经被清洗了,经过崇祯钦定逆案,算是肃清了七七八八,朝廷方面,仿造古时枚卜遗典,得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周道登、刘鸿训为大学士,入阁办事,罢免了施凤来,张瑞图等人,后经推荐,又召韩火广入阁。(火字加一个广字,打不出来,以后只能用矿字代替了。)

    魏忠贤伏法后,厉年所有奖敕尽行收回,又经翰林编修倪元璐提奏,毁去《三朝要典》,将阉党所著邪议一律推翻,天启年间被害的诸位大臣,都被平反,概赠官爵,悉予嘉谥,罢免追赃,释还家属,经此一着,内外人心振奋,喁喁望治……。

    听完了王承恩的讲述,我心中有些庆幸,如果我来的早一些遇到魏忠贤那个死胖子,就凭我,能斗得过他吗?还好崇祯有两下子,否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另外崇祯以神速和铁腕除掉魏忠贤一党,建立了极高的个人威望,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局面。

    “朕昨晚不小心碰伤了脑袋,头脑有些不甚清楚,你今后要时常伴随朕左右,有些记不得的人和事,要提醒朕,知道吗!”

    王承恩忙道:“陛下放心,老奴记下了。”

    我知道历史上的王承恩对崇祯绝对的忠心,可以说跟崇祯如父子,如手足,对他,我尽可放心使用,至于其他的太监,那是一个都不能重用,否则我还不是走崇祯末年的老路嘛!

    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那就是崇祯的内库之中到底有没有钱,对这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我终于可以亲自辩证一下了,“朕内库中还有多少银两?”

    王承恩一愣,答道:“内府还有一千七百万两银子,其中七百万两是万历爷留下来的,另有一百八十万两是抄没魏忠贤家产所得,余下的,都是月前在养心殿外地窖中偶然所得,至于是什么年代何人所窖藏,则不得而知。”

    “什么!”我听了王承恩的话,差点从床上蹦起来,乖乖!一千七百万两银子,那得是多大的一堆呀!

    有传说李自成打下北京的时候得到了三千七百万两银子,还有说那时候李自成得到的不过二十万两银子,所以才会勒索北京的明朝官员,反正究竟多少没个准数。

    一千七百万两虽然比三千七百万两少了一半还多,但是比二十万两可多多了,有了这些银子,我这个皇帝当起来还舒服些,现在又还是崇祯元年,除了辽东之患外各地还算平稳,大有可为呀!

    手上有了银子,我的底气足了不少,原本还有些痛的脑袋也不痛了,马上让王承恩带我去看看,我还没见过成堆的金银呢!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

    从内库来到乾清宫,这里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处理公务的地方,坐在龙椅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那成堆的金银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可压力却不是来自那里,而是来自自身,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做皇帝的材料,可是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那么为了生存也得搏一搏。

    我想了许多“临死”前看到的那些资料,心中基本有了一个着手的步骤,之后我又想到了眼前着紧的问题——兵权。

    第一步就是起用孙承宗为兵部尚书,令其整肃京营,第二步就是擢升大名知府卢象升为兵部侍郎,拨付银两令其招募新军,旨意是传下去了,不过两人到任恐怕还得一段时间。

    我又想到一个可以倚重的人带兵,而且忠诚方面应该没有问题,就是后来被崇祯干掉的袁崇焕。

    等手里有了“枪杆子”,权力和实力真正抓在手中,才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否则做起事来难免遭受掣肘,而且很可能出现号令不通的局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是政治上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之上一动不动,似乎在思考着紧要的大事,他轻手轻脚的倒了一杯茶放到书案旁。

    我喝了一口茶,道:“传朕的旨意,召蓟辽总督袁崇焕,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即刻进京。”现在是崇祯元年,等明年毛文龙那小子就会被袁崇焕先斩后奏,历史上的毛文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众说纷纭,不过毛文龙爱吹牛不会打仗倒是真的,长处是管理后勤或者做生意,应该把他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而袁崇焕在崇祯元年四月的时候被起用为蓟辽总督,挂兵部尚书衔,现在是六月,按照历史的发展他也快从老家广东来北京面见崇祯,那就一起见见好了。

    第四章 大明公司总部裁减内勤人员

    烛架上蜡烛溢出的液体一滴一滴的往下淌,黄色的烛光不时轻轻跳动,把房间变的有如金光流淌,充满醉人气息。

    周皇后漆黑的秀发披散在枕头上,当她看着崇祯的时候,眼睛在烛光的照射下,显得越发晶莹,越发的明亮。

    周皇后的模样对我来说,太具有诱惑力了,我很庆幸自己来到的是明朝末年,而不是清朝末年,如果我变成了光绪,估计下面都硬不起来吧!光绪的女人们实在太难看了,几乎可以避邪,因为鬼看见了都会害怕。

    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声响,我极力的想控制自己,让自己显得文雅些,但是,心中那股热情的狂流,此刻就像是决了口的水坝,根本就无法遮掩,无法阻挡。

    滚烫的嘴唇先是落在她的嘴上,然后是眼睛上,耳朵上,脸颊上,最后滑到她那圆润细腻的脖子上……。

    周皇后有些傻傻的接受着崇祯皇帝的爱抚,她真的是傻掉了,这跟她以前经历的过程差别实在太大,可她根本就没精力去想这些问题里,身体先是兴奋,随后激动,颤抖……。

    当她胸前敏感的红樱桃被连续重点照顾后,身体突然不受控制猛地绷紧,随之而来的是美妙的感觉,让她的身体毫无预警的爆发,沸腾起来。

    狂热的火焰消退后,周皇后不得不阻止崇祯皇帝的举动,她娇喘吁吁道:“陛下……您头上有伤……不要亏损了元气呀!”崇祯皇帝此时头上还有伤,她可不想成为千古罪人。

    周皇后的呼唤和轻微的头痛,让我从欲望的火海中慢慢清醒过来,看着面前娇喘不已的美女,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贤惠的女人是什么样的,同时也颇为自责。

    就算是再***,也不用把命搭上吧!退一万步说,现在我成了皇帝,女人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可千万不能被女色冲昏了头脑,要是死在女人肚皮上,那崇祯皇帝最为人称道的东西,可就被我毁喽!

    响起的警钟让我欲望消退,长出了一口气后躺到了周皇后的身边,脸正好埋进了她的脖子弯里,嗅着她身上淡淡的女人幽香,让我的心情松弛很多。

    “睡吧!”说着,轻轻的把她揽过来拥在怀里,过了不长时间我就熟睡了。

    周皇后看着入睡的崇祯皇帝,看着看着不由自主的轻笑出声,她有种直觉,觉得崇祯皇帝的头碰伤前后,性情有了一些变化,而变化是朝好的方向而变,变的让她感到十分的温馨。

    我头上的伤经过一天一夜的休养好了大半,第二天在王承恩的引领下升殿上朝,我的本意是想认识一下文武百官,可没想到第一次早朝,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原来翰林院的编修倪元璐请求毁去《三朝要典》,给东林党人翻案,而继任的首辅来宗道赞成毁去《三朝要典》,却对给东林党人平反态度不是很积极,此时朝廷之上东林党人已经渐渐得势,自然容不下来宗道这样的首辅,东林派的官员纷纷上疏弹劾来宗道,把一个早朝弄的乌烟瘴气令我头昏脑胀。

    退朝之后,我突然想起倪元璐是个不错的人,后来做官做到户部尚书,北京被李自成攻打下来后他还自杀殉国了,这样的人起码品德高尚,不至于假公济私,弹劾一事还是找他来问问比较好。

    询问过倪元璐之后,是非很清楚,来宗道和杨景辰跟魏忠贤的关系也说不清楚,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他们俩就捧魏忠贤的臭脚,等魏忠贤倒台后,枚卜遗典让他们俩出任内阁大学士,就已经引起了百官的不满,看来这两个人不能重用,但也不能为难他们,还是让他们回家含饴弄孙去吧!

    罢免了来宗道和杨景辰后,内阁之中刘鸿训成了权力最大的人,我觉得刘鸿训这个人刚正不阿,处事果断,因为他他利用朝廷的局势,毅然罢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孙之獬、阮大铖等人。

    别人我不知道,孙之獬和阮大铖这两个人我还是知道的,一个是让我们先人梳了百多年辫子的元凶,另一个是南明时有数的奸臣,罢斥他们,实在大快人心呀!

    经过近一个月的刻苦努力,我慢慢的融入到了这个时代当中,最欣慰的就是终于能看懂繁体字了,虽然写起来有点费劲,但是能看懂对我来说已经极其不容易,我都有些佩服自己呢!

    因为整天跟王承恩泡在一起,象一块海绵似的吸收不懂的知识,使我这个“冒牌”的崇祯皇帝根本没机会“花心”,以致于有大臣拍马屁说我堪称尧舜禹汤,还别说,被人拍马屁的滋味真不错,舒坦啊!

    融入到皇帝这个角色当中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领袖的不容易,人人盼当官,盼当皇帝,可要做一个好官,做一个好皇帝,难度实在太大了。

    我坐在书案前看着内阁呈递上来的奏章,感觉脑袋都快爆炸了。

    明朝的皇帝还是比较清闲的,各地的奏章先是交到内阁大学士手中,由内阁批复,内阁拟好批复的意见后连同奏章原本再呈递给皇帝,由皇帝决定,俗称票拟。

    皇帝如果觉得内阁的意见不好,可以不批红,送回内阁,让内阁再拟意见。有时皇帝连批红的工作都不想干,交给太监去批复,所以会有秉笔太监的职务,大奸大恶的刘瑾、魏忠贤等人,都是秉笔太监,时常代替皇帝批红。

    我拍着脑袋看着面前三份奏章,一份是关于辽东兵变的,另一份是关于浙江海啸的,还有一份是关于陕西饥民闹事的。

    刚刚“鸠占鹊巢”的时候我还认为自己的运气不错,前有原装的崇祯除掉了魏忠贤,后有崇祯元年比较不错的年景。

    这才过了几天,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这可是大乱的前兆啊!尤其是陕西方面,一个处理不好,农民起义必定会以燎原之势扩散,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成了气候,估计黄瓜菜都凉哩!我这个崇祯就等着上吊吧!

    记得崇祯登基后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辽东,全力对付后金,对明朝内部的严重危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解决了后金,帝国中兴便指日可待,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经过神宗、泰昌帝、熹宗三朝的折腾,大明王朝已经是大厦将倾,危机四伏,朝廷的经济入不敷出,赤字严重,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是老百姓的负担日渐加重;天灾人祸陆续而来,官僚集团腐败无能,更加进一步的激化了矛盾,此时的大明帝国就像是炉子上的火药桶,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我拿起面前那道关于陕西饥民闹事的奏章。明朝的时候陕西、山西算是边远省份,自然条件极差,即使是好年景,也不过是勉强能维持温饱,现在自然灾害连续的苗头已经出来了,如果不加以处理,很可能出现农民起义,历史上正是因为百姓无法活命,纷纷成为盗贼流寇,而且秦地民风骁勇好武,一旦演变成大变乱,局面肯定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放下奏章,我叫人把代理户部尚书的右侍郎王家桢找来,问道:“爱卿,户部还有多少银两?”

    王家桢这个代理“财政部长”最怕崇祯问的就是国库还有多少银子,因为实在是说不出口,他苦着一张脸道:“皇上,国库……所剩银两不足五十万……。”五十万两对于个人来说是笔很大的款项,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是可怜到了极点。

    我知道国库没钱,可万万没想到连一百万两银子都没有,还真是穷啊!难道真要拿内库的银子过活吗?此例一开,那些准备用来跑路的银子估计很快就得被花光。

    “朕会从内库之中拨付一百万两白银,用于各地的赈灾,尤其是陕西山西两省,要重点照顾,爱卿一定要确保这些银两用到该用的地方,一旦出了差错,朕为你是问。”

    王家桢无论如何没有想到崇祯皇帝会从内库之中拿出银子来用于赈灾,万历以来,内库向来是属铁公鸡的,一毛不拔呀!到了崇祯皇帝这,竟然主动拿出内库帑银,真是新朝新气象,让他深感大明有了希望。

    我目送王家桢离去,心中思索着解决财政危机的办法,王家桢刚才说朝廷已经严重的入不敷出,每年岁入不到八月就花的差不多了,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赚钱的办法不外乎开源节流,开源现在是不用想了,对三饷的危害我已经有一定了解,崇祯一旦变成重征,我这个皇帝估计也就快下岗了;剩下的只有节流一条道路,不过像那种裁撤驿站的省钱昏招绝对不能出。

    “皇宫每月的花费大概在多少?”

    节流就应该从自身做起,我马上找来了王承恩询问我这个皇帝每个月的花费,准备能省就省。

    王承恩对这些自然了解,不假思索回答道:“陛下,皇宫大内每月花费大概在三十万两上下。”

    “什么?三十万两上下!”我瞪大眼睛有点不能相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皇宫一月的花费居然如此巨大,更加想不通的是,我可没有每顿饭吃二百多道菜呀!这钱都花到哪去了?

    经王承恩之口我了解到,皇宫之中宫女太监众多,花销大的惊人,看来这些吃闲饭的人太多了,不过应该怎么解决呢?

    坐在龙椅上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我记得北京周边有很多的皇庄,土地广阔,而且这些皇庄的控制权都直接掌握在皇宫手中,把绝大部分的宫女太监下放到皇庄之中,让他们租田种地当佃户,算是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

    说干就干,我把这个打算跟王承恩一说,列了一个清单,让他全权办理这个事,其中特别交代了两点,一是要确保这些宫女太监的生活无忧,二是要把漂亮的宫女留下,另外还交待废除净事房,以后不准再生产太监,只用宫女不就好了嘛!漂亮的宫女看着也舒坦啊!否则整天听着太监那不男不女的声音,烦也烦死了。

    王承恩领了崇祯这道旨意,脸色跟之前的王家桢差不多,皇宫裁员真可谓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诺大的皇宫只准留下五百多人,未免太冷清了。

    皇宫大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褒贬不一,褒扬者认为崇祯皇帝这是范帝所为,而且此举不但能节省花销,还能创造财富;贬低者认为此举有损皇帝威严,大大的不妥。当然,前者是干练官吏和百姓布衣的想法,后者则大部分是腐儒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