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 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118节
    秦缨忽而抬眸,“谢大人和夫人可通水性?其他谢氏仆从呢?”

    谢星阑蹙眉,“我父亲和男仆们皆在江州长大,通水性,母亲和女婢们则都不通。”

    秦缨唇角紧抿,“若夜半众人熟睡,船舱悄无声息的进水沉没,还可解释众人无逃生机会,但若大家在安睡,你父亲母亲又怎会在一楼?若他们在一楼尚有意识,又怎会被困与舱室之中?别的难已佐证,但此处不符合常理。”

    谢星阑颔首,“除了父亲母亲,还有他们身边的几个管家亲随,也都该歇在二楼,但被发现之时,却也在一楼舱室之中。”

    秦缨眉头紧紧地拧了起来,“或许是有何事由?但即便如此,也十分奇怪,若他们在一楼商议何事,那便更能发现出了意外,亦有绝对的时间逃生,除非——”

    秦缨看向谢星阑,“除非他们没有逃生之力。”

    谢星阑面容严峻起来,门口的谢坚亦是忍不住上前,“县主是何意?莫非是觉得当年并非意外?”

    秦缨面露迟疑,只去看谢星阑,谢星阑与她对视一眼,寒声道:“当年出事在乌山湾,按照我们的船速,三日之后便可到达。”

    秦缨略作沉吟,“并无实证,但也的确古怪。”

    话音刚落,谢星阑眼底又闪过一丝惊疑,“说起古怪,我想起出事前日的一处异样。”

    秦缨目光一定,谢星阑道:“当年行船数日都无差池,但在出事前一日清晨,我记得我父亲似丢了一样重要物件,应该是一本书,他藏书颇多,离京之时都带在身边,几个箱笼就放在一楼的货物舱室之中,而那日清晨,他去翻找旧物之时,忽然说箱笼被人翻看过,后来打开了数个箱笼,结果并未找到。”

    秦缨不由坐直了身子,“东西还在船上?”

    谢星阑点头,“我们中途也只在江明靠岸补给,并未靠岸别处,便是停靠,也不会更换船工,因此东西多半在船上,不过父亲似乎觉得不必要大张旗鼓搜查,若是叫来船工们搜身或者搜查住处,多少有仗势欺人意味,因此也只是找了船老板查问了一番。”

    秦缨凝声道:“那看来不算十分要紧。”

    窗外风雨如注,谢星阑默然片刻道:“是我所记太少。”

    秦缨放缓声气,“你彼时年幼,受惊之余自然记忆模糊,再加上后来昏睡多日,想不起来也十分寻常,如今一切都只是推断,并不一定就不是意外,何况谢大人在朝为官素有清名,也不会有人故意害他,并且,你如今要一番番回想旧事,也并不好受。”

    谢星阑本不愿道前尘,但如今与秦缨细述一番,旧事的沉痛竟也消磨了几分,见秦缨面上拢着愁云,他眉眼微晴道:“你这是在关怀疑似受害者吗?”

    秦缨眉眼微弯,“应是关怀朋友。”

    谢星阑唇边闪过丝笑意,此时谢坚眼珠儿一转,终于道:“公子有所不知,其实在昨日,县主便私下问过属下——”

    秦缨一听下意识想阻止,可临开口又反应过来,如今该问的不该问的都问了,还有何好隐瞒?当下肩背微松,任由谢坚说去。

    谢星阑意外道:“问什么?”

    谢坚咧嘴,“问先老爷夫人出事在何地,说行船南下,总要经过当年事发之地的,但您也未说起过在何处,属下猜县主的意思应当是怕您触景伤情。”

    秦缨的确是此意,但谢坚如此一言,直令她想找补些什么,待一犹豫,又觉得谢坚说得也不错,父母家仆皆罹难,换做是谁都要触景伤情,她的担心也十分寻常。

    她正襟危坐,面容尚算坦然,谢星阑眼瞳亮了亮,又看向秦缨,“你何不直接问我?”

    秦缨轻咳,“自是怕触你痛处。”

    谢星阑唇角牵起,温声道:“时隔多年,悲痛已淡,只是实在惨烈,不愿多做回想,这几年想到,亦总觉得为何能至此,还曾想过会否并非意外,但如你所言,我父亲当年官声极好,即便与几个权臣不睦,也只是身为天子近臣几做弹劾而已,不至到灭门的地步,而当年事发后除我之外无一活口,又过了多年,也无法复查什么。”

    谢坚看着此刻的谢星阑,暗出一口大气,仿佛自己也如释重负,他到底是个话多的,便殷勤道:“属下本是十分担心这一趟的,可如今看来,还多亏了县主,公子这些年来都不愿走水路,多少还是不愿触碰老爷和夫人的事,眼下为了您走了这一趟,公子心底必定轻省多了,也终于能将前事道与友人听了。”

    谢坚此言直说得秦缨和谢星阑皆是一怔,秦缨虽知谢星阑选水路多是为了她,但被谢坚如此郑重道来,便似有了深意,她干干牵唇,“那、那确实是无心插柳了,我亦知你家公子一片好心,不愧与他相识数月——”

    谢星阑面上倒不显颜色,“还有何想问的?”

    他语声温文,在这狂风暴雨中格外生出轻柔缱绻意味,似乎秦缨问什么他都愿答,秦缨想了想,摇头,“知道这些便差不多了,等到了乌山湾看看江流如何再说,只是到了乌山湾,你——”

    谢星阑坦然道:“当年父亲母亲魂归于此,我早该前去祭奠。”

    秦缨彻底放了心,又见油灯火光更暗,便起身来,“你若想到什么,可与我说,希望今夜我们所疑是太过草木皆兵所致。”

    谢星阑颔首,见她要回屋,便将她送回,看着她进了门谢星阑方才返回,待关上门,谢坚跟在他身后抓了抓脑袋,“公子,小人刚才是不是多嘴了?”

    谢星阑正宽衣,闻言似有不快,“她前日问你之事,你为何不早禀告?”

    谢坚一听忙苦了脸,“小人答应了县主不告诉您,小人不想失信,何况县主是好心,小人觉得不说也没什么,今日县主问完了,小人才想着让您知道县主私下里早关心了您的。”

    微微一顿,谢坚又紧张兮兮道:“不过、不过小人还是有罪,小人是公子的侍从,的确应该事事禀告公子,请公子恕罪——”

    谢坚此事,往小了说,的确是不能失信于秦缨,但往大了说,谢星阑才是他的主子,没有为了旁人之信悖于主子的道理,他越想越觉得非同小可,告罪亦是情真意切,但只是两瞬功夫,谢星阑便不以为忤了,他大发慈悲道:“罢了,也不算有罪,下不为例。”

    第118章 看重

    “竟是触礁?!”

    李芳蕤在晨起后, 才知昨夜船身剧震是为何,此刻天光清明,大雨停歇, 江上薄雾浩渺似银纱,迎着凉意迫人的江风, 李芳蕤拢紧了身上斗篷。

    二人站在廊上,秦缨一边应是,一边看向隔壁紧闭着的仓房, “不过是虚惊一场,这船比我料想的坚固, 且昨夜事发后, 昨夜付老板修补底仓, 下了船帆, 整夜都行得慢,雨停之后才加了速度。”

    李芳蕤心有余悸,“真是未想到水路这样惊险, 昨夜我半夜都未睡着,还吐了两回。”她一边说一边也顺着秦缨目光看去,疑惑道:“谢大人他们是还未起身, 还是已经下楼了?怎半点动静也无?”

    秦缨朝楼下船头船尾看了两眼, 很快道:“像是在船尾,下去用早膳吧。”

    待行至一楼, 果然听见船尾动静不小,秦缨心中称奇, 待沿着船舷走过来, 微微一诧,只见谢星阑站在甲板上探身下看, 而付彪正站在一旁解释船身构造。

    “……这船的底板少说得有四寸,乃是两层木板相合,而船舷板则至少三重木板相合,少说得有六寸之厚,极是坚固,底仓高五尺,一楼船舱亦做了下沉,因此不易侧翻,而船舷和船底触礁碰撞,也多是渗水,而江滩之中也不比海上行船的风浪……”

    李芳蕤跟着秦缨站在舱房旁,也听见了此言,她便问:“接下来咱们总不至于还会触礁吧?”

    秦缨正摇头,谢星阑二人听见声响看了过来,付彪赶忙解释,“小姐放心,必定不会了,意阳十二滩便是此路上最惊险之地,咱们走了一夜,如今已快要出去了。”

    秦缨秀眉微蹙,谢星阑平静问:“入江州境内,不是还有一处多礁石之地?”

    付彪笑开,“公子说的是乌山湾啊,那地方江面宽,水流也不湍急,但凡掌舵的是老手,便不至于在那里触礁,您就放心吧。”

    本是喜讯,奈何秦缨和谢星阑听完皆无松快之色,相反还都皱了眉头,李芳蕤看看秦缨,再看看谢星阑,只余一脸迷惑,又问谢星阑,“怎么关心起船身构造了?缨缨说昨夜有惊无险,船舱已经修补好了。”

    谢星阑眉眼无波,“随便问问。”

    李芳蕤并不尽信,这时秦缨上前一步,“可用过早膳了?”

    “用过了,你们先去用膳。”

    秦缨应好,拉着李芳蕤往舱房去,李芳蕤一边走一边回头,又轻声道:“谢大人对你说话的声气明显要温和些,你们不会藏着什么秘密吧?”

    秦缨失笑,“我与他共事日久,已算熟识,哪有什么秘密?”

    用完早膳出来,秦缨便见谢星阑仍站在甲板上,也不知说着什么,付彪一会儿指着浩荡江水,一会儿看向对岸青山,谢星阑默然听着,半晌才应一声,见他一直站在近水之地,亦不比前几日总闷在船舱之中,秦缨心底愈发安稳了些。

    虽然对谢正瑜夫妻的船难生疑,但此行仍是为了慈山县的案子,连着三日,秦缨常与谢星阑研究案卷,又做了几幅更细致画像,而经历此番波折,更令秦缨肯定凶手一行之中,必定有与水路行船有关之人,因如此,才懂得途中如何掩饰身份,亦无惧水路之危。

    他们九月初一离京登船,九月初三遇狂风暴雨,近乌山湾时,已是初七卯时时分,秦缨白日向付彪探了船程,因此夜里早早歇下,但她心有牵挂,前半夜睡得并不安稳,到寅时才沉沉入梦,不知睡了多久,船舱外一道凄怆婉转的乐声响了起来。

    秦缨骤然惊醒,仔细一听,只闻此声如泣如诉,似洞箫,却又比洞箫更凄沉哀婉,乐曲似十分古老,调子平铺直叙,落在这深秋黎明,更令人心生恻隐。

    白鸳也醒过来,待要出声,却又被秦缨按回榻上,她披了斗篷走出舱门,只见天际一轮弦月被薄云轻笼,在江面上洒下一片淡淡波光。

    江风烈烈,秦缨拢着斗篷往乐声处寻,她从房门口走向船头,刚转过拐角,便见谢星阑独自站在栏杆处,他双手捧着玉埙,那古老的乐曲正由他奏出。

    黎明前天光正暗,秦缨虽看不清谢星阑眉眼,却觉他茕茕孑立,凄凉伤情,她屏住呼吸未出声,只等埙声漫过江潮,喑哑地奏出最后一音。

    “前面便是乌山湾。”

    谢星阑语声沉肃,秦缨移步,站在了他身侧。

    夜空如墨,两岸青山只依稀露出笔直轮廓,谢星阑幽幽道:“我还记得,江湾东侧有连绵笔直的峰峦,都叫乌山,当初走到跟前时正值冬雨淅沥,借着暮色,父亲还与母亲作了一幅‘乌山暮雨’图,后来雨势渐大,夜色亦至,到了晚间,江上尤其冷,舱房中燃了碳炉也难有用,母亲便令我早些歇下……”

    秦缨心绪亦有几分沉重,待默然片刻,才看向谢星阑手中之物,“我还是头次听见有人吹奏玉埙,你竟会此道。”

    谢星阑指腹摩挲,玉质微凉细润,一看便是保存了多年的旧物,“是父亲和母亲的遗物,当年沉船破损太过,装家具器物的货仓损毁,许多箱笼落入江中难寻,此物与父亲的文房之物放在一处被寻见——”

    谢星阑垂眸看了一眼,“此埙,亦是父亲与母亲定情之物,埙在前朝曾被用于祭祀与丧葬礼乐,因此被世家贵族视为不吉,但我父亲钟爱此道,他少年时去母亲族中做客,正遇上母亲的外祖母过世不久,母亲悲痛,常偷跑去她外祖母房中哭泣,父亲发觉后,便在房外吹奏玉埙与她一道追思故人,几年后我父亲登门求亲,母亲一口便答应下来,后来父亲常奏古乐给母亲听,我亦跟着学过些许。”

    秦缨听得动容,“你父亲母亲情深,亦令我想到了我父亲母亲,我母亲早年故去,父亲这些年来孤身一人,常将母亲生前喜欢的发簪带在手边以做哀思。”

    谢星阑自然知道义川长公主李瑶病逝于丰州,他心头微沉,只想自己尚且记得父亲母亲如何琴瑟和鸣,可秦缨却自小便无母亲相伴,他转眸看来,便见秦缨裹着斗篷,匆忙挽就的发髻垂下几缕青丝,正悠悠垂在她颊侧。

    他将玉埙收回袖中,“这支埙曲便为祭奠,这么多年了,他们应登极乐转世为人了,你母亲在天之灵见你与父亲安乐康泰,必亦能安息。”

    秦缨应是,又看向极东之地露出的那抹鱼肚白,“天快亮了——”

    这是个深秋晴日,很快便有朝晖破云而出,随着晨雾散尽,江面骤然开阔起来,本来汹涌的江流逐渐沉缓,只在有暗礁之地打出旋涡,掌舵的船工经验老道,远远便避开,待船帆升至最高处,船行得又快又稳,秦缨与谢星阑观察半晌,眉头都拧了起来。

    不多时二人来到一楼,找来了付彪问话,一听又是问沉船事故,付彪苦笑道:“公子和小姐莫要担心,此处是万万不会出事的,你们看,这江滩平静,走熟了的船工,闭着眼睛也能走出去,即便再遇到那夜狂风暴雨,也绝不会在此地出事。”

    说至此,付彪眉头微微一皱,“不过……不过在下好似听说过,此处好像真的出过船难,还死了不少人,应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秦缨心底“咯噔”一下,看了眼谢星阑又问:“你可记得那事故因何发的?”

    付彪摇头,“这个说不好,常走水路的,大小事故都会被流传一阵,越说便越玄乎起来,什么‘百鬼滩’、‘索命峡’的,其实都是大家添油加醋的,江水会涨落,但江道几十年才有大变,哪就有那么多事故了,除了天气实在恶劣,多有人为过失。”

    付彪如此说,越发令秦缨不安,待他离去,秦缨才望着大江南去的涛涛水流道:“此处只我一个外行看,也没有意阳十二滩凶险,且你说的雨夜,可比得上初三那夜?”

    谢星阑眉眼森寒,“不及。”

    秦缨一颗心沉至谷底,“那便得想方设法复查了。”

    二人面色凝重,直令下楼来用膳的李芳蕤一惊,“出什么事了?怎么你们二人面色都这样难看?”

    秦缨眉眼缓和两分,“还有三四日便到慈山了,我们在商议对策。”

    李芳蕤恍然,“你们所作画像已十分细致,我看直接张榜通缉便可,他们坐船而来,总有相处十来日的同行者吧?这才过去不到两月,肯定有人记得他们样貌。”

    谢星阑亦定下神来,“正是如此打算。”

    李芳蕤弯唇,“好了,别担心了,我看你们配合得极好,说不定刚到慈山,就能靠画像抓到人呢,这途中尚有几日让你们苦思的。”

    李芳蕤说完先往舱房走去,秦缨看向谢星阑,便听谢星阑沉声道:“已经过了十三年,眼下不急这一时片刻,从长计议。”

    秦缨点头应是,这一整日都在舱房外观景,间或去与船工们闲谈几句,无外乎是探问此段江道之隐患,谢星阑猜到她做什么,为了防止她来来去去生了意外,专门让谢坚在旁跟随,秦缨见状,反倒让沈珞和冯聃回房中歇着。

    而她问得越多,心底怀疑愈甚,到了日暮时分,行船路过了往白溪渡去的江湾,又顺着江流一路南下直奔楚州地界,远远地,秦缨望见一片落了帆的桅杆,不由问谢坚,“这些年来,你们公子都未回江州?”

    有了前次秦缨夜间来访,谢坚对秦缨信任有加,一听此言,忍不住轻嗤道:“已有五年多不曾回去了,若非夫人老爷的坟冢在谢氏祖陵,公子能一辈子不回去。”

    秦缨听得蹙眉,“此言怎讲?”

    二人站在船头栏杆处,谢坚闻言面露犹豫,又往楼上看了一眼,“此事、此事属下不好细说,怕公子怪罪——”

    秦缨倒不逼迫,“无碍,那便不说。”

    见秦缨很通情理,谢坚反倒不好意思,但他转念道:“不过告诉县主,想来也不碍什么,前次您私下问小人之事不曾告诉公子,小人还担心公子不快,但公子却丝毫不以为意……”

    秦缨眨了眨眼,谢坚便已自顾道:“公子不愿回谢氏,不为别的,只为了谢氏那几个无情无义的族中叔伯!”

    谢坚咬牙道:“当年事发,老爷这一房便只剩下公子一个,那时候公子才八岁啊,回了谢氏便大病一场,病还没好,他们便闹着瓜分老爷的祖产,老爷算是谢氏嫡支,按理,比谢将军还要正统,因此传下来的祖产极是丰厚,后来老爷高中,入朝为官,便将产业留给了族中长辈们打理,那时老爷辞官回乡他们已经很不满了,却不想老爷出了事,他们自是高兴都来不及……”

    “他们有的说公子年幼,不足以支撑门庭,要替公子掌管,有的说公子生下来命里便克父克母,这才害了老爷和夫人性命,吵到最后,几大家子夺了本该属于公子的产业,竟还将他送到一个游方道士手里苦修,说要化他身上业障。”

    谢坚恨恨道:“公子那次坠江,虽老天有眼活了下来,却那场大病却留了病根,他们多番磋磨公子,差点没要了公子性命,似乎是想那般熬死公子,好名正言顺霸占公子的祖产,可他们没想到,谢将军竟从京中回来,点名要过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