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古代之奋斗 > 第61节
    你妹,你就只会用“暖和”这一个借口吗?

    “媳妇,咱生个娃吧。”

    刚这么想,景惊蛰就换了,这回更直接。

    宁若兰没来得及回答,因为她的双唇被另外一个炙热柔软的嘴巴堵个严实。同时那双滚烫的大手,像丈量土地般,一点点巡视,每到一处,便点燃一处火焰。除夕的夜晚,暖和的炕头,宁若兰像被烙饼般翻过来覆过去。

    不过,这岁,倒是真守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之惊喜

    景惊蛰:惊喜吧?

    宁若兰:惊喜吧?

    某北:惊喜吧,惊喜吧!

    众:只不过提前两个半小时而已!

    景、宁:(无耻的无视)惊喜吧?惊喜就给收藏吧!

    某北:同上

    众:拍飞~~~~

    第55章 筹备开张

    宁若兰本来打算过了初五就和景惊蛰出去各临近的村子看看有没有人家有多余的白菜或者萝卜等青菜卖,结果刚提出来就被杨二嫂子大笑着否定。

    “若兰,过了年可就青黄不接喽,那时啥啥都缺,即使现在有人家有白菜和萝卜也不会拿出来卖的。”

    是啊,这不是前世,冬季还有啥大棚可以种反季节蔬菜,啥都不缺。这里的寒冬熬人,青黄不接的初春更是叫人难挨。往往体弱多病者挺过漫长的寒冬,却倒在了初春。

    “若兰你们两口子可真厉害!这才多久就买得起铺子了,我就说惊蛰娶了你是大福气。瞅瞅之前他过的日子,每回挣了钱还没搁手里头焐热就得给老屋那头送去,自个能留下十文就算不错的。若不是地里还有些出产,只怕都要吃不饱饭。还有他那副长相,大胡子,还有疤,名声又被王春花那婆娘给传臭了,说真的村里人没几个对他好的。可现在你看,他搁路上走,十个有八个打招呼的。”

    宁若兰笑笑,她到没怎么觉得这全是自己的功劳。不可否认故意和村里人处好关系是她的功劳,但是俩人如今日子过得红火,却是她和景惊蛰共同努力的结果。别看挣钱的方法都是她想的,可若是没有景惊蛰的支持和理解,还有之后的埋头苦干,想要挣钱改变处境,可比登天都难。

    “你们买了铺子的事和老屋那头讲了没?”

    杨二嫂子把下巴往老屋那头的方向抬了抬,问道。

    “没有,惊蛰说暂时不讲,免得麻烦。”

    “对,就该这样。我还担心你俩实诚的啥事都要和老屋那头讲呢!”杨二嫂子一拍大腿,语气激动。“我可跟你说别那么傻,你们俩好不容易喘口气,可别还没起来就被老屋把这事折腾黄了。”

    宁若兰点头,她现在倒是没咋担心老屋那头,而是发愁年后铺子的事。

    收青菜不现实,那就只能从县上的集市购买,只不过价格要比之前贵上好多,这样辣白菜的价格势必也要往上提。不过有仙客来的掌柜在,宁若兰到不担心辣白菜的销路,于是一狠心,以每斤六文的价格,卖了一百斤的大白菜,又以每斤五文的价格买了一百斤的萝卜。

    景惊蛰带着一坛子辣白菜去里正家借牛车,又另外塞给里正媳妇周氏五文铜板,塞钱的事是宁若兰叫景惊蛰做的,说是虽然给里正家送了东西,但是牛车到底是贵重物件,还是给些铜板让人家心里头高兴,这样下次也好再开口。景惊蛰听后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果然照做后发现周氏的脸色好看了不止一点。

    不过还是拉着他问了一大堆:什么借牛车干啥使啊?买那么多白菜萝卜哪来的银子呢?特别着重问了几遍景惊蛰和宁若兰这一冬靠卖辣白菜挣了多少银子。景惊蛰含含糊糊的应付几句,可周氏却不达目的不罢休般,一直唠唠叨叨。若不是里正实在看不过眼,沉着脸呵斥了一声,周氏还拉着景惊蛰不放呢。

    “我是里正,你是里正屋里人,能不能别这么眼皮子浅!”

    “你就敢说你不眼红?”周氏脸色难看的小声嘟囔一句。

    “你说啥”

    “我说景家老大心眼也够多的,我就这么问他,他愣是啥也没说。你说说啊,都是柳树村的,他有啥挣钱的法子说出来,大家伙一块挣不挺好的?瞧他捂得那个严实劲!”

    里正瞥了眼周氏,心里暗想换成是他,他也不会把方子白白拿出来呢。不过景家老大和他说的那个事,能不能成啊?要是成了,那柳树村大家伙也有个挣钱的路子。可若是不成,里正吸口烟,阴着脸想,那就不能只叫他一家发财,大家伙干瞪眼,不然他这个里正不是白当了?

    此时宁若兰正和景惊蛰呆在县上的铺子里。初五一过,县上好多商铺都陆续开了门。宁若兰和景惊蛰把开铺子的日子定在了初八,这几日就要忙着把柜台摆好,把要放咸菜的小坛子准备好。

    年前,宁若兰用碳条把柜台样式画在草纸上,拿去给村里的木匠看。木匠见宁若兰递过来的草纸,惊奇了半晌。

    木匠一来没想到宁若兰居然会画东西,二来则是奇怪柜台的样式。木匠人有些憨直,觉得景惊蛰娶了宁若兰简直就是天上掉了馅饼砸头上,真不知走了啥狗屎运。于是话也没婉转,就这么和景惊蛰说了出来。

    宁若兰看景惊蛰脸色变幻不定,心里乐坏了,面上却装得一派无辜。景惊蛰磨着牙看宁若兰自以为藏得很好的笑意,破罐破摔的想自己确实是很幸运,可木匠你也不能就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啊?太打击人了好不好?他对自个媳妇可是很好的,没看养得白嫩白嫩的。

    再说,若兰再好也是自己的,你们只能干瞪眼!羡慕去吧,眼红去吧。

    宁若兰不知景惊蛰心思早转了,还搁那表面安慰实则心里已经乐翻了的伸手暗地里捏了捏景惊蛰,又冲他眨了眨眼,只不过,嘴角的笑意却再也掩饰不住,泄了八分。

    景惊蛰回捏下宁若兰好不容易养得滑溜溜的双手,暗想:看来今晚可以讨点好处了。

    而丝毫不知自己已经惹了火的宁若兰,还在和木匠讨论柜台样式的问题。

    宁若兰画的柜台不是这时候普遍的样子,而是她自己想的。他们要卖的是咸菜,此时冬天还好,天气寒冷,东西不易变质,可一旦天气轻暖,乃至炎热,就要防止咸菜发霉长毛。所以,宁若兰把柜台设计成同样大小的十几个小孔洞,每个孔洞只能放一个拳头大的坛子,每两个坛子放一种咸菜,旁边还有专门放置小碟子和筷子的凹槽。如果有人想尝尝味道,便可以拿筷子把咸菜夹进小碟子里。当然,为了卫生起见,凡是用过的小碟子和筷子都要再另外放置在铺子专设的位置,好方便伙计收拾清洗和及时补充。

    而且这次铺子里卖咸菜,宁若兰不打算按原先摊子上那样成斤卖。那样不仅不合算,而且不容易消耗,且价格也不好定位。这回,她把咸菜固定分量装入大小相同的小坛子里,再把坛子定价,这样的话不仅方便买的少的人家挑选,也有利于定价。

    关于铺子的名字,宁若兰想了许久,都没定好取什么。反而景惊蛰很干净利落,一口敲定,就叫“宁记”。宁若兰起先还没觉得铺子取了她的姓有什么奇怪,只是觉得名字有些过于简单,纠结了许久,最后叶芷静听说了,直接写了一张字条叫秋染带给宁若兰,上边龙飞凤舞两个大字:

    “宁记。”

    倒是与景惊蛰不谋而合。

    宁若兰盯着那两个字想了半晌,忽然露齿一笑,暗叹自个想东想西的,居然把最开始的目的忘记了。她可不是单单为了开一个铺子这么大费周章,她的目标,甚至是景惊蛰的目标,都不止局限在这小小的松江县,那么铺子的名字则是起的越简单越好记。而且,“宁记”将来代表的将是一个牌,而不是一个店名。

    “替我谢谢你家夫人。只是,这个字条是她亲笔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