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笼雀(双重生) > 第314节
    慕容英沉默不语,他莫名竟觉得面前侃侃而淡的墨云飞身上满是墨紫幽的影子,仿佛此刻立于他面前,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之人是那个他午夜梦回中,流连不忘的女子。

    “可若是梁国与我大魏合作,借着这此次名头联手一举瓜分西狼,岂不是既解决了两国多年来饱受西狼侵扰的困扰,还可挽回我国帝皇与摄政王你此次扫地的颜面。”墨云飞继续道,“摄政王是聪明人,凡事皆比我透彻,想来你是明白的。”

    “巧言令色。”慕容英冷冷地哼了一声。

    “那么摄政王是否愿意兑现自己对家姐的诺言。”墨云飞将掌心的青玉螭龙佩再往前递了一分,直逼着慕容英。

    慕容英垂眸看着那枚玉佩,叹息一声,伸手握紧了那枚青玉螭龙佩,“她还是这般聪明。”

    其实无论是等着北魏与西狼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还是在此时与北魏联手瓜分西狼于梁国而言皆有好处。慕容英看得极清楚,以梁国目前的实力无论是想单独吞并北魏亦或是西狼皆是不可能,同样对北魏而言亦是如此,若能与北魏联手灭了西狼也未尝不可。但就目前形势而言,梁国若要与北魏联手,对西狼用兵必需要有一个足以说服天下的理由,墨紫幽给了他这个理由。

    她太聪明,她知道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梁国方经历了几场因夺位而起的动乱,想要吞并北魏必需要有等待时机,然而若是魏梁两国肯摒弃前嫌倾力合作,瓜分西狼绝非难事。更何况比起北魏,梁国更不愿意看着常常在梁国西北边境烧杀抢掠的蛮夷之国坐大,骁勇善战的西狼人远比克守中原礼俗的魏人要可怕的多。

    而且西狼蛮夷此次的夺妻之辱实是让他让整个大梁都颜面无光,墨紫幽是他亲自求娶之妻,他若是忍了,将来后世史书之上岂非要留下千古笑柄?他忍不了,梁国也忍不了。

    更何况她在西狼。慕容英握着那枚沁凉的青玉螭龙佩在想,墨紫幽在定下这个计谋,用自己的安危来算计他时,是否知道,其实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拒绝墨云飞的提议,只因为她在西狼。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祝“幻影千月”生日快乐,么么哒~~

    姬渊:yyy~~终于搞定了一堆渣渣,可以娶老婆了~~~

    楚玄:且慢,我是来骗婚的。

    慕容英:且慢,我是来逼婚的。

    赫泰:且慢,我是来抢亲的。

    姬渊:生无可恋。。。。。。。

    关于男女主琴箫合奏可以招来雀鸟在很前面有过提示,不过估计大家都忘记了……还是没空捉虫,明天会比较忙如果更新只会是在晚上十二点,没更就后天,估计再肥个两三章就完结了。话说难道是我对“玛丽苏”有什么误解么?我以为“玛丽苏”就是一群男人抢女主,然后女主对着男配勾勾手指就可退雄师百万,还河山太平。。。咳咳,那至少在这章,我家大女主是真正的苏了,她和男主啥性格,咋会乖乖按别人安排的路走,就算要被利用也只能按照他们自己的剧本来。。。要抢是吧,大家一起来抢吧。。。

    第205章

    前往南梁和亲的义诚公主墨紫幽被西狼人在魏梁两国交界地劫走之事传回大魏金陵城,所激起的言义愤自是不比梁国会京少。墨紫幽已是大魏公主, 是南梁摄政王求娶的王妃, 她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她个人名节, 而是魏梁两国的颜面, 如今西狼这般嚣张地破坏魏梁两国和亲一事, 劫走墨紫幽, 等同于打了魏梁两国的脸,南梁不能忍,大魏自是更不能咽下这口气。大魏众怒滔天, 灭西狼的呼声越来越高。

    十月十二,西狼派遣使者带着一位西狼公主前往南梁国都会京,欲与南梁联姻立盟,南梁摄政王慕容英却是当场下令斩杀西狼使者,将那名西狼公主扣压为质。并于十月十四日主动向魏国送来国书,向魏帝楚玄提出,两国合兵联手进攻西狼,一雪两国之耻。慕容英更是在国书中称, 自己欲亲自统率梁军出征西狼。

    此事于大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大魏朝廷自是不会拒绝,只是两国联兵,梁军主帅既然梁国身份威望都极高的摄政王慕容英,那么魏国就必须派出一位无论是在身份或是威望上不仅仅能统率魏师,还足以震慑梁军的主帅。否则战场之上魏师就会处于被动之地,处处受梁军所利用。

    唯此一点让大魏朝廷犯了难, 两国联兵非同小可,放眼朝廷如今能担此大任的自是非徐太傅莫属,可徐太傅正率领大军在北疆抵御戎狄。不仅仅只是徐太傅,朝廷可用的武将大部分都被派往边境前线,而东乡侯此时又正保护着上皇在东海行宫,且论身份威望只怕他都不足以同慕容英分庭抗礼。

    就在朝廷官员为此事争执得不可开交之时,十月十五大朝,金陵城自云王府通往皇宫的长街上,街上百姓都惊讶地看见醉生梦死近一年的云王楚卓然穿着一玄铁战甲,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战马穿街而过。很少有人知道那匹战马名为“踏雪”,是十年前苏雪君赠给楚卓然的礼物,那老旧的马鞍上脱了线的侧襟还是苏雪君亲手所绣。

    长街两旁的百姓目送着楚卓然骑着踏雪一路向着皇骑奔驰而去,他的背影,雄姿英发,威武骁猛,哪里还有那沉湎醉梦的颓废之态。那注目着他离去的百姓不知不觉就热泪盈眶,他们相视而笔,先是喃喃互语,“云王回来了!”紧接着,这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后汇成了一片欢呼之声,“大魏的云王回来了——”

    那日大朝,楚卓然一向戎装步入紫宸殿,向着紫宸殿上的新帝主动请缨,请求楚玄允他带兵征讨西狼。紫宸殿的两班大臣都吃惊地看着这个他们以为已是废人的大魏战将,在楚卓然醉生梦死的这十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有忧国忧民,又惜他人才的官员都曾一次又一次地踏进云王府的大门劝他放下,然而那个满身酒气,颓废成一滩烂泥的男人一次又一次地令他们失望。所有官员都以为那曾经纵横四海,战无不胜的云王再也站不起来。

    可在这国家危难之时,他却再次挺直了那曾经软弱一时的脊梁,用一身战骨支撑起那身沉重的铠甲,一如往昔地坚定地站在了这威严宏伟的紫宸殿上。那瞬间,许多官员如那长街之上的百姓一般不知不觉潮湿了眼眶。

    紫宸殿上的两班朝臣几乎是同时跪下,对着紫宸殿北首御座上那神情清冷的男人同声请求,“请皇上派云王为帅!讨伐西狼,扬我国威!”

    “扬我国威!”四个字声声回荡在紫宸殿内象征着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根巨柱之间,那声音碰撞着,激荡着,震得殿内侍立的内侍和侍卫双耳嗡嗡生疼,几欲晕眩。

    所有官员都神情振奋,一脸期待地仰望着那坐于紫宸殿北首的他们的新君,期待着楚玄一声令下,便挥师西狼。楚玄坐在那高高的金座上,俯视着楚卓然,俯视着楚卓然身上那擦拭得锃亮的每一块铠甲,俯视着那铠甲在大殿的烛光下反射着凛然的寒光,却是淡淡笑道,“云王主动请战甚慰朕心,可惜朕只能拜你为征西右副将军,因为主帅的人选已有他人。朕欲亲征西狼——”

    紫宸殿上的两班朝臣怔怔看着楚玄片刻,继而整个大殿都沸腾起来。除了叶阁老与云王楚卓然保持沉默,其余所有官员皆都声泪俱下地苦劝楚玄不要亲征涉险,楚玄却是力排众议,一意孤行,更命叶阁老代其留守金陵城,主政监国。

    新帝欲亲征西狼的消息迅速在金陵城中传开,金陵城顿时炸开了锅,议论之声甚嚣尘上。所有人都在猜测刚刚登基一个月的楚玄为何要亲征?明明以楚卓然的地位声望已足以同南梁的慕容英分庭抗礼,楚玄何必要拿自身安危犯险。

    有百姓猜测是眼见大魏风雨飘摇,担心此战若是失利便会为大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故而楚玄才欲背水一战,亲赴前线鼓舞士气。也有百姓猜测是楚玄痛失所爱,心系义诚公主墨紫幽,故而才欲亲手击溃西狼,为他也为墨紫幽雪耻。与百姓不同,大多数官员却是在猜测,许是楚玄刚刚登基,自觉根基未稳,威望不足,担心此次楚卓然力挽狂澜,便会功高震主,威胁到他的君权。

    元狩元年的初雪来得及早,在大朝结束之后就纷纷扬扬开始下,李德安撑着一把绘着九狼的油纸伞陪着楚玄自紫宸殿往永华宫慢慢走着。皇宫历经百年翻旧数度的红墙绿瓦被落下便化去的雪水洗出斑驳的水痕。

    李德安在细细碎碎的落雪声中问楚玄,“皇上这是何必呢?那慕容英亲征是因他不能让他人借着这一次征讨西狼而扬威立万,为自己培养出一个政敌。可云王的性子,皇上是清楚的,纵然他此次力挽狂澜,功高威主,他也不会行不利皇上之举的。就算他心向着上皇,可有叶阁老在,有徐太傅在,他也不敢。而且苏小姐之死,当真伤他极深,怕是他心里其实也是在埋怨上皇的。”

    “怎么,你也是这般认为的?”楚玄挑眉看李德安一眼,轻轻笑了笑,“朕只是觉得这场战事该结束在朕的手里。”

    他想大约许多大臣,包括叶阁老与楚卓然都与李德安所思相同,认为他是担心这一次魏国陷入此危局,若是楚卓然任征西主帅大胜还朝后,在魏国的威望将会达到无人可以撼动的顶点。君王向来很难容下功高震主的武将,更何况上皇还没死,若是楚卓然之后有心迎上皇归位,于他而言可是相当棘手。

    李德安陪笑敢多言,只是撑着伞送着楚玄缓缓步进了永华宫。在踏入永华宫的正殿的一瞬间,李德安怔住,他看见大殿之中立着两架一人高的木架,木架上架着两副一模一样银色的铠甲,锃亮的甲片,冰冷的面具,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左边一副银甲的左肩上有一处被箭射穿的破口。

    李德安小心翼翼地看了楚玄一眼,楚玄沉默地步至那两副银甲前,凝视许久,才问,“还是没有姬渊的消息么?”

    “臣已派出了幽司的密探四处查访,但始终没有姬班主的下落。”李德安轻轻摇头,“梨园那里也没有消息。”

    自墨紫幽离开金陵城前往南梁和亲那日起,姬渊就彻底失踪,他只给楚玄留下了一个意义不明的锦囊,锦囊里有一张字纸,字条上书三个字“朝月城”,那是西狼王庭国都的名称。

    “他一定是在怪朕,他怪朕太过狠心,他怪朕隐瞒他,他怪朕牺牲了墨紫幽。”楚玄伸手轻抚着左边那件铠甲左肩上的箭伤,“否则,他与墨紫幽定下此等大计,又怎会事先不告知朕。”

    “皇上,姬班主行事一向任性妄为,出人意料,许是他有别的打算也说不定。”李德安安慰楚玄道,“说到底,他的心还是向着皇上的,否则他又怎狠得下心让义诚公主这般涉险。”

    墨紫幽以自己为引,逼慕容英出兵,实则险之又险,西狼人性格残暴,她落在他们手中多半凶多吉少。她此去,怕本就抱着必死的决心。

    “你不懂,”楚玄的手指徘徊在那铠甲的箭伤处,长长叹息着苦笑,“他的心向着的不是朕,而是大魏天下。”

    殿外的初雪,纷纷扬扬在下,殿内的两副银甲正刺眼地反射着殿中烛光,李德安看着他的君主孤独的背影沉默着不知该如何作答,他忽然隐隐有些明白,楚玄此次突然决定御驾亲征的理由。

    元狩元年十一月十六,十万梁军从湛江南岸退兵,改道西北,越过南梁与西狼接壤处,直袭西狼边境重镇。西狼新王赫泰逼不得已之下,只好调回一部分正肆意进犯大魏西南三省的西狼军队回援被梁军进攻的边境重镇。如此一来,大魏西南三省的压力顿时减轻。

    与此同时,大魏从各地调集十万之师跟随着楚玄和楚卓然以不到半个月的行军速度,日夜兼程赶至西南三省,支援正苦苦支撑的西南数个重镇。因为新帝亲临前线,西南三省的魏军顿时士气高涨,对西狼大军发起反扑,不到十日便将西狼军队驱逐出了大魏西南边境,挡在横岭之外。

    被西狼铁蹄践踏数月的西南三省,终于迎来了胜利,整个西南边境的军民百姓一连半个月都在奔跑欢呼,歌颂着如天降神兵一般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新君。如今南境已无压力,西南三省大捷,与西狼结盟的北方戎狄一见情势不利,顿时从大魏北疆撤军,退回漠北。风雨飘摇的大魏终于解除了危机,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大魏的百姓将此大功全归于他们新君,对楚玄的赞美之声自西南三省蔓延至整个大魏疆土,有抛弃金陵城东逃的上皇衬托在前,新帝亲赴前线之举显得如此勇敢与伟大,楚玄以此一役便赢得了举国上下的拥戴。

    没有人知道在西南三省这场大捷的背后,在梁国与魏国联兵的背后,有一对男女为之付出了什么。他们所赞美的,所歌颂的,只是那些流于表面的“事实”。

    十二月初一,楚玄在西南三省重整六军,自任为主帅统率中路军,命楚卓然为右副将军统率右路军,又命徐二爷为左副将军统率左路军,徐大爷率三千精骑为前锋。十万魏师兵分三路越过横岭,与越过南梁西北边境的梁在西狼边境重镇的真烨城会军。魏帝楚玄与梁国摄政王慕容英在真烨城中会盟,定下两国联兵攻打西狼的盟约,史称“真烨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