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嫡妻谋略 > 第235节
    魏珞狠狠地鄙视一下自己,替杨妡拉高被子,而手指不可避免地触及她的背……温润如美玉,滑腻如细瓷……身体瞬间亢奋起来。

    但是他不能再放纵了,杨妡娇得想刚发出的花骨朵,昨夜已经折腾了她半宿,总不能一大早还不让她安睡。

    魏珞正想法设法说服自己,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细细碎碎的说话声。

    “魏大哥他们还没起,这都什么时辰了,厨房里饭菜早就凉了。”一听就是安平。

    青菱扫一眼她,见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相貌挺俏丽,静静站着还好,张口说话举手投足有股脱不去的乡野村气。

    想必就是张大娘口中的平姑娘了。

    青菱昨儿提防着杨妡要水,所以就近歇在厢房,约莫知道那边交子时才歇下。夜里既睡得晚,早上又不必给公婆敬茶,多睡会儿养养精神也无可厚非。

    可莫名其妙地过来这么个非主非仆的人来指手画脚。

    青菱脸色有点不好看,却仍平静地答:“饭菜凉了另外再做,主子的院落,下人不得召唤不能随便进来。”

    安平脸色红了下,分辩道:“我不是下人,往常这个时辰魏大哥早就打过两趟拳准备吃饭了,今儿耽搁到现在还没起,我就过来看看怎么回事,也好给他温着饭。”

    怎么回事,还能怎么回事?

    成亲头一天,谁放着温香软玉不管,却起来顶着寒风打拳,这不是有毛病吗?

    安平不提魏珞还好,一提魏珞,青菱直觉得她没安好心,声音冷淡地说:“我不管你是下人还是客人,若是下人,主子不使唤,你就不能随便进院子里,如果是客人,那就更说不过去了,谁家的客人这么没眼色,主家没起床,还颠颠地到主院来催?”

    安平被噎得哑口无言。

    她虽长在村落里,可也明白客随主便的道理,主人没起身,客人确实不应前来催促。但是,她没把自己当下人,更没把自己当客人,而是隐隐以主子自诩。

    新嫁娘进门第二天都是要认亲的,她主动前来认亲,难道不行?

    况且,她早就听说杨五姑娘长得美貌,心里也存着好奇,早早梳妆打扮了,想过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漂亮。

    没想到这个丫鬟真是蛮横。

    年纪既大了,长得又不漂亮,待会儿见到魏珞一定要告上一状,最好把她撵出去。

    安平怒瞪她两眼,愤愤不平地道:“那我待会儿再来。”

    青菱淡淡道:“待会奶奶醒了,如果她有吩咐,我会让人去叫你。”言外之意,杨妡不叫你,你少往这院子溜达。

    安平听出话音来,心想:我在这院子里出入的时候,杨五还没嫁过来呢。

    转回头对青菱道:“我愿意过来就过来,你一个丫鬟还能管得着我?”

    甩着帕子一摇一晃地走了。

    魏珞在屋里将这番话听得一清二楚,关切地探身瞧了瞧杨妡,见她仍睡得安稳并没有被吵醒,这才松口气,而脸色瞬时变得铁青。

    他本来觉得两国交战与妇孺无关,即便安平是马哈木的女儿,只要他寻到那只藏有地图的匣子,他就把她当成万晋人,让她安稳度日。

    可若安平再不知好歹没有分寸,他不介意再将她带到宁夏去……

    。

    第137章 见面

    杨妡其实听到了院子里的说话声, 可她实在困倦得厉害,连眼皮都没抬又沉沉地睡过去。

    魏珞哪儿也不去, 就在旁边盯着她精致如画的眉眼痴痴地看,看着看着就有些心猿意马,想起枕头底下压着的册子。

    轻轻地掀开枕头抽出来,翻到第二页。

    却又是另外一番情景。

    洞开的窗棂外,满树桃花开, 风吹, 花瓣簌簌飘落。女子俯在窗台边,男子站在她身后, 大手扶在她纤细的腰肢上。

    女子如瀑的青丝散着, 遮住了大半身体,惟见一双小巧白净的脚,不安分地踩在地上……

    八幅图画,八处场景,幅幅让人面红耳赤, 血脉贲张。

    魏珞看得心跳如擂鼓,恨不能立时抱着杨妡到荒草地里、温泉池旁或者就抱到外间宽大的八仙桌上,将适才看到的种种动作姿态都照着演习一遍。

    只是瞧见杨妡沉睡中格外纯真的小脸,想到她昨夜偎在他怀里哀哀地哭,那些旖旎的念头便烟消云散。

    前天发嫁妆, 张氏曾晦涩地提起,说杨妡年岁小,经不起折腾, 如果伤着了对她身子不好,以后对子嗣也不利。

    魏珞当时不太明白,现在却彻底懂了,有些事情一旦尝过就会食髓知味,乐此不疲。他也明白,什么叫做“温柔乡英雄冢”,为什么会“英雄难过美人关”。

    就如他自己。

    他清晨起来打拳已坚持了多年,即便刮风下雨都没有间断过,而现在他却宁愿看着杨妡的睡颜。

    魏珞长长叹口气,正想把册子再塞回枕头底下,忽然想起了什么,又细细地翻看一遍。

    纸是裁好的熟宣,看着很新,并不像古旧的纸张,而画画的颜料和字迹上的墨,也完全没有经历过岁月的痕迹。

    他对这些笔墨纸砚这些并不懂,可即便作为外行他也能瞧出来这本册子画成不过一两年的工夫。

    但是杨妡说是张氏交给她的压箱底儿。

    这种东西都是母亲传给女儿,一代代往下传的。

    难不成张氏自己的东西不见了,所以又另外买了新的?

    魏珞凭直觉感到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