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后便捉着皇太后的头,让她的眼睛对着太阳,然后说:“就在这方向呢!”

    皇太后眨动眼皮,仍然没看到太阳,只感觉到有一片光晕浮于空中。她又以为是天空混浊。便问:“天是蓝的么?”

    皇后说:“蓝晶晶的呢。”

    皇太后便不解地说:“天蓝晶晶的,我怎么就没有看到太阳呢?”

    马车在皇太后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出发了。马车因不堪重负而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刺激着皇太后的耳膜。

    皇太后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说:“是进京么?”

    皇后只得说:“是的!”

    皇太后颤抖着身子说:“那逆贼是想用我们邀功!”

    皇后无语。

    马车依然前进着,一直驶向京城。不过,京城的百姓却没见到皇太后和皇后。听人说,皇太后和皇后在路上自杀了。

    三、吴应熊请洪承畴出山

    暮霭降临,天地昏暗。

    一辆极普通的马车在洪府面前停下来。从车里走出一位衣着华丽的青年。那青年向门人递了拜帖。门人见之,立即邀青年进府。

    那青年便是吴应熊,他见门人并不去通报而是立即邀自己进府,心中一惊,问道:“你为何不向你家老爷通报?”

    门人说:“老爷在府中恭候驸马多时了。”

    吴应熊更觉奇怪,问:“难道他算准我会来么?”

    门人说:“老爷确实是这么交待我的,至于他是否算准驸马会来,我却不知道。”

    吴应熊不再与门人多费口舌,直奔洪府客厅。他老远便听到洪承畴的声音。

    洪承畴打着哈哈说:“我道今日为何喜鹊叫枝头,原来是有贵客迎门!”

    吴应熊对洪承畴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说:“晚生拜见大学士!”

    洪承畴微笑着受了吴应熊的拜礼,一点也不谦让。吴应熊见之,心中暗喜。因为他知道若洪承畴对某人不讲客气了,便说明他心中已不把此人当外人。

    吴应熊便问:“听门人之言,大学士好像早已预知晚生要来拜会似的,可否有此事?”

    洪承畴笑而不答。

    吴应熊说:“大学士如何得知?”

    洪承畴说:“今日早朝,得知平西王诛杀了永历帝与太子,又执皇太后、皇后进京。京城之内,已是朝野倾动。老夫虽然年迈,对此等大事岂有不知之理?”

    吴应熊笑道:“此事人人皆知,但您老为何能凭此得知晚生会来造访大学士呢?”

    洪承畴说:“平西王虽然平乱有功,但多出于非愿。如今既杀永历帝与太子,又执皇太后、皇后,其意在于邀功请赏!”

    吴应熊笑道:“大学士果然明智过人!”

    洪承畴继续说:“先帝新灭,新皇年幼,朝中大事都由四个辅政大臣掌管,辅政大臣出身于八旗,是满人贵族,平常之人自然无法在他们面前说上话,故我猜知驸马爷必来寒舍,与老朽商谈!”

    吴应熊不得不心服口服地赞叹道:“大学士才智超人,令人佩服!”

    洪承畴说:“但老朽不知驸马爷是出于自愿而来,还是受平西王之托而来?”

    吴应熊说:“说来惭愧!晚生是受父王之托而来拜会大学士的。”

    原来,吴三桂在押皇太后、皇后进京之先,已派小六快马加鞭地给吴应熊送信。要他在皇太后、皇后进京之后观察一下动向。若朝中没有异常,便要去找洪承畴,商量大计,但至于大计是什么?却并没在信中言明。吴应熊自然也无法得知。

    洪承畴笑着说:“平西王不肯放过老夫矣。”

    吴应熊惊道:“大学士何出此言?”

    洪承畴展颜一笑说:“驸马爷不必惊慌,老夫只是戏言一句。”

    吴应熊说:“家父在信中要晚生来找大学士,共商大计,只是不知大计是指什么?请大学士明示。”

    洪承畴问:“平西王没有告诉驸马么?”

    吴应熊点头称是。

    洪承畴笑道:“平西王善解人意也!”

    吴应熊问:“大学士何出此言?”

    洪承畴说:“平西王这举在于:若我答应,自会与驸马商量,若我不答应,也没有强求我之意。故不告诉驸马,让驸马心中先有成见。”

    吴应熊便问:“如今大学士是否答应家父?”

    洪承畴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岂有推脱的道理?”

    吴应熊说:“那晚生可以问大计是指什么了?”

    洪承畴说:“开藩云贵一事。”

    吴应熊说:“大学士又怎么说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呢?”

    洪承畴说:“驸马有所不知。当年老夫巡视云南之时,与平西王有约。老夫答应让皇上把云贵封给平西王,但因当年顺治帝多猜忌之心,老夫无法将此事办周全。”

    吴应熊说:“大学士过谦!大学士不是让家父实现了镇守云南的目的么?”

    洪承畴说:“虽然如此,但未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