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刘邦大传 > 第7章
    虽然他一向擅长于合理性的思考和推论,但实务经验的缺乏也常会造成前提假设上的偏差,自然在推论上也很难有正确的判断了。

    何况秦始皇自己也正沉醉在大成功的高度自信中,既然中央集权制度可以有效地让秦国达成一统天下的目标,必然也能有效地统治这个国家。对秦始皇而言,这种推论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这次的廷议,表面上是各派对其理想制度所作的争辩,其实更隐藏着派别权势的争夺。不论是本土派领袖或外籍派政团,都已不像早年的改革派大将——百里奚和商鞅,能针对客观情势的需要,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认真的思考;更没有仔细去观察,统一天下后,秦国客观政治环境上的改变,已有必要作制度上的大幅调整了。如同英国史学大师汤恩比所讲的,这些具有创造力思考的少数,由于迷惑于成功的华丽灿烂中,他们的创造力消失了,因此很快地由创造的少数成为了当权的少数,秦帝国的衰败也由此开始了。

    天下国家化,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强大的作战力,加上卓越的政治革新,使秦国能够以单一国家的力量并吞天下,完成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统一。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廷议争辩后,秦始皇裁定以国家主义原则,力行“天下国家化”的政策目标。接下来的工作,自然是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等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统一了。

    华夏文明原本就是多种族、多文化的。每个地区的语言、文字、食、衣、住、行等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不同,度量衡和货币也非常杂乱。特别是南方的楚国,由于采分权体制,地方势力较大,即使在其本国内,语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制度都有很大的差异。

    在这方面作得比较有系统的是东方的齐国和秦国本身。齐国是商业国家,鉴于通商的方便和需要,加上管仲早年所作的革新运动,使齐国这方面显得较有体制些。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力求中央集权,因而在这方面也建立了较完整的标准。但即使是这两个国家,在度量衡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以容器的计算单位来讲,秦国采用合、升、斗、斛,十合一升、十升一斗、十斗一斛。齐国用的则是升、豆、区、釜、钟等单位,五升一豆、五豆一区、五区一釜、十釜一钟。

    天下统一后,为了租税征收的方便、官僚薪俸计算的准确(当时有部分薪津是以实物供应的),以及全国性商业活动推展的需要,统一度量衡的标准的确是件相当重要的工作。

    不过这方面的改革却不那么顺利,从秦始皇26年公布统一全国度量衡以来,一直到二世皇帝期间,史料上不断出现当时政府法令的诏书在修正着有关这方面的新规定,似乎新的标准在执行上困难颇多,所以一直未能确定下来。即使日后从秦国本土出土的遗物资料来看,民间似乎同时存在着商鞅升和始皇升,可见新的制度似乎一直未受到大家的彻底接受。军事及政治上的统一比较容易达成,但生活文化上的统一,则不是短期内光靠法令的宣布就可以作得到的。(台湾早年也尝试以公斤制代替台斤制,但仍没有成功。)

    货币分歧上的困扰更大。齐、燕等东方国家一向使用刀形的“刀钱”,中原地区的国家则采用鍬形的“布钱”,南方的楚国则流行卵型的“蚁鼻钱”,秦国的货币则是圆形的“圆钱”。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重新铸造半两钱的“圆币”,作为全国统一的通货,圆形币中间有个方孔,旁边则分别刻有“半”与“两”二字。

    为了经济活动的顺畅,货币的统一绝对有其必要。不过,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政策,和度量衡相同,实际的效果似乎不大。标准通货的始皇半两钱,除了秦王室的大本营——陕西省和四川省曾有出土外,其他的地方均未出现过,显示其真正流通的范围相当狭小。

    车轨的统一是为了运输上的方便,皇室的政令为求能在最短期间到达全国各地,交通网的建立自然是当务之急了。始皇27年,也就是统一后的第二年,秦始皇宣布动工修筑由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大驰道。为了加强驰道上的运输效率,以及保障来往车辆的安全,车轨的统一大小的确也有其必要。

    但问题是旧的车子怎么办?要同时将全国的车辆统一规划,势必要有相当长的缓冲时期,秦国统一前后不过十五年左右,更换车轨的成效如何,实在令人怀疑。

    在所有的文化统一政策中,被后世学者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文字的统一。战国时代每一个国家的文字都有其特色,因此统一天下不久后,新任的丞相李斯便提出了文字统一的计划。

    后汉时代的许慎在其名著《说文解字》中,列有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汉字,并对这些汉字的发展,作了如下的记载: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丞相李斯上奏,废除不同型态的各国文字,并建议以秦国的文字作基础,以设计帝国的新文字。李斯所作的《仓颉篇》、中书府令赵高的《爱历篇》,以及太史令胡毋敬所作的《博学篇》,都是建议将史籍的大篆加以较简略的改良,形成一种叫作‘小篆’的新文字。”

    也有些史籍记载,小篆是李斯发明的。只是李斯身为新帝国的宰相,要负责推动多方面的统一政策,任重而事繁,是否还有时间自己设计新文字,实在令人怀疑,因此,与其将他视为发明人,不如视之为新文字的推动者,似乎更为合理些。

    其实,即使是政府所推动的小篆,真正使用的时间似乎也并不太长。同属秦始皇时代的程邈,便已正式公开表示,他花了十年时间的努力,已将大篆和小篆改成一种更简单的文字——隶书。

    愈是简单而倾向抽象化的文字,流行起来一定更快。因此,隶书虽不是政府大力推动的,但依现有史料来看,它在民间的流传似乎比小篆更广些。

    除了程邈外,也有人认为隶书是一个名叫作王次仲的官员更改古书而发明的,由这些记载来看,想必当时参与文字创造设计工作者必不在少数。

    不过,后来在山东临淄县的古墓中,却赫然发现在齐国姜太公的六世孙——胡公的棺木上(约西周末年)有类似隶书的文字,或许隶书在秦国统一六国以前,便曾存在于东方的齐国。

    将天下统一在单一政权体制后,秦王朝便决心贯彻其中央集权的理念,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及车轨,都是政策上的必然结果。不过这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和习惯,绝不是靠强制的法令便可以有效推动的。因此秦始皇和他的决策官僚集团,虽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所完成的绩效,似乎远不如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统一的成就。

    巡幸天下,拚死维持公权力

    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最引人注目的活动,便是巡幸天下了。

    9岁时从邯郸被送回咸阳,到了39岁统一天下的三十年间,秦始皇似乎并无远游的习惯。但自从统一后的第三年起,步入中年、体力逐渐转弱的始皇帝,却反而展开了一系列巡幸天下的活动。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在他最后生涯的九年间,曾作过四次长途巡幸,最后甚至病死于途中。

    第一次为始皇28年,统一后之第三年:咸阳→峰山(山东省邹县)→泰山(山东省泰安县)→黄(山东省黄县)→腄(山东省牟平县)→成山(山东省文登县)→之罘(山东省烟台市)→琅琊(山东省诸城县)→彭城(江苏省徐州市)→衡山(湖南省湘潭市)→湘山祠(湖南省湘阴县)→南郡(湖北省南方)→武关(陕西省商县)→咸阳。

    第二次为秦始皇29年:咸阳→阳武(河南省阳武县)一之罘→琅琊→上党(山西省长治市)→咸阳。

    第三次为秦始皇32年:咸阳→碣石(河北昌黎县)→上郡(陕西省北部)→咸阳。

    第四次为秦始皇37年:咸阳→云梦(湖北省云梦县)→海诸(安徽省相城县)→钱塘(浙江省杭州市)→会稽(浙江省绍兴市)→吴(江苏省苏州市)→琅琊→劳山(山东省青岛市)→成山→之罘→平原津(山东省平原县)→沙丘(河北省平乡县)病死途中。

    虽然有不少史学家认为,秦始皇大规模的巡幸天下,是为了好游乐及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后者或许有其必要,但只为游玩似乎不用如此辛苦的跑得那么远,况且巡幸的地方也几乎都是最不稳定的齐地和楚地。

    秦始皇在年轻时,便非常认真于工作,统一天下后,要推动的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改革又那么多,想必他更是日夜不停地繁忙着。《史记》上便记载有: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换句话说,秦始皇每天必须批示的文书,重达一百二十斤(一石)。当时纸尚未发明,公文都刻于竹简上,一百二十公斤的竹简大约有一个人的高度,而且自我要求,不批示完则日夜不休息,可见秦始皇的确是拚着命在工作的,这样的君王哪还有闲情去游山玩水?

    不但长途巡幸,秦始皇也常微服出巡咸阳。

    微服出巡,显示他并不急着显示自己的权势。29年他第二次巡幸时,险些在博浪沙遇刺,31年在咸阳微行时,也险些遇害。可见这些行动有相当高的危险性,如果不是工作上的绝对必要,绝不会有君王想去作的。何况,二千多年前的交通不发达,道路情况也不好,光是长途跋涉,已经是相当辛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