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n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其实我不快乐 > 第21章
    我时常想着亦舒的那种清净雅然的境界。繁华之中一块清净之地是由自己创造的,多么自豪。满屋素雅的布置,还有些怀旧的唱片和家具,一派修身养性的姿态,也是一种贵族的姿态。

    不过亦舒的生活是贵人生活。香水要用joy,衣服不是i就是armani,哪个不是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货色?若是要找负担得起的人,薪水也势必要用“年薪xxx万”来计了。不是大牌明星就是什么什么老板,再就是世袭,畅销书作家,诸如此类的人,哪里去寻?连老公都要找海洋生物学博士或者原子物理学博士,可以开直升机带你去看极光,这样的男人,对平民女子来说,恐怕不止是理想,简直是妄想了。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过上这样日子的人,天生也不是穷人。妄图过上这样日子的人,必为其劳累一世,还未必能盼到放手享受的那一刻。这样的梦想,于有些人是目标,于有些人是痛苦的毒药。

    “凡觉得辛苦,就是强求。”亦舒不过想让所有的女人,都变得优秀而有尊严。

    喜欢就是喜欢了,爱屋及乌。

    真实的亦舒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法说得清楚。我们看到的是亦舒所描绘的生活,我们以为她也应该会过着这样的生活,所以我们向往。

    安徒生是个贫苦的孩子,可他所描绘的童话是最美的,这是一个反衬。

    还是卡耐基说得好:“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一个挖水沟的人也能做到这一点,也许他们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生活还是要切实际。

    第二部分第8节我在这样的环境长大(1)

    很少的父母能与孩子平视并交谈,而独生子女在家中是一名忠实的观众,父母却像一对演员,每天在不断地上演他们的活报剧,不知不觉中,我变得沉默寡言。

    这就是我成长的环境。

    有一次和妈妈一块去听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报告,结束后我问妈妈对她的印象,妈妈想了半天说:“学术问题放一边,但是女人的个性张扬到像她那样一次一次地选错伴侣,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生活细节使我离婚”。讲的是一个女人谈恋爱时看对方是千好万好,结婚后却发现男人有许多毛病,她都一一列举出来,我一看,呀,这些毛病我爸爸都有,而且有过之无不及。另外,报上公布的“十种可恶的女人”,我认真地对照了一下,我妈妈大概占了四种。如此看来,我父母也不是什么优秀的人。这样两个很不完美的人却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还没有离婚,我百思不得其解。

    生活中常看到一对夫妻在各自的岗位上出类拔萃,但两个人就是过不到一块,大家都说:他们的个性太强了。

    一个词在我的头脑中升上来:宽容。

    是的,宽容。

    父母的婚姻是否美满我不知道,但是他们都能宽容对方这才是主要的吧?

    一、父母的婚姻我辈望尘莫及

    爸爸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70年代的下放政策是:父母的身边可以留一个子女。那时,爸爸的两个哥哥到了部队,爸爸为了让妹妹能留城不下放,从农村抽调回城时,有意不回省城家里,而是在一个县里的化肥厂当大炉工,这就注定了他和妈妈的姻缘。

    1973年,爸爸作为工人的代表,妈妈作为知青的代表,参加了“县路线教育工作队”,在那里,他们相爱了。其实,他们俩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好像冥冥中有一根红线在牵着他们,他们谁也不理,谁也不睬,直到两人相遇。爸爸那时写诗,歌颂他的大炉工生活,“一锹一颗红太阳”什么的,还拉具有专业水平的二胡,还下很好的围棋,妈妈就被他迷住了。

    1974年,妈妈入了党、上了大学(尽管是工农兵大学生),跟爸爸的社会地位迅速拉开了距离。物以稀为贵嘛,那时入党多难,妈妈她们一个系才几个党员,大学停止招生好多年,人群中工农兵大学生更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了,而这两样妈妈都有!熟悉妈妈的人就说:你和一个大炉工有什么共同语言,散了吧!还有人在背后说妈妈:是看上对方的家世吧?妈妈的亲属也不同意(外公外婆已经去世)他们交往,他们不说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话,他们嫌爷爷是一个当官的(副厅长),还嫌他们是桐城人。

    有一句非常侮辱人格的话说的就是桐城人:“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十个湖北佬也斗不过一个桐城佬”,这是说桐城人奸诈。其实桐城文风甚重,历史上有“桐城派”,姚鼐、"奇"书"网-q'i's'u'u'.'c'o'm"方苞是代表性人物;清朝开国宰相张英、张廷玉父子更是赫赫有名;近代的桐城也是十分令人瞩目,像陈独秀、两弹英雄邓稼先,还有几位副总理级的国家领导人都出自桐城,我不知道桐城人为什么给人留下了这么样的坏印象。要知道,从籍贯上说,我也是桐城人啊,真的不公平!

    那时的资讯十分落后,没有网络、没有电话,他们就是写信,写很长很长的信,像写日记一样,每天都写,写够了8分邮票的分量就寄出去,也不等对方的来信。我没看过他们信的内容,但我看到那些信就装在一只黑色的包里,厚厚的,纸都发黄了。爸爸说,妈妈是她那个时代的美女,身材苗条,明眸皓齿,还有雪白的皮肤,爸爸毫不羞涩地说是古典美(像唱黄梅戏的马兰)。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爸爸像《周渔的喊叫》里的人一样,到了星期六晚上就坐火车回省城,为的是在星期天能见到妈妈,他们在一起吃吃饭,说说话,下午爸爸就赶回厂里。爸爸妈妈一分手,双方就开始写信,写对对方的思念,写工作,写学习,写对时局的忧虑。多少年后他们说起来,我的眼前就浮现起爸爸疲惫不堪地穿行在火车上、爸爸面对熊熊燃烧的锅炉、趴在腿上给妈妈写信的情景。而事实上,爸爸自认识妈妈后就没再烧锅炉了,他一直在厂工会干活。但我一看到爸爸肌肉板结的胸脯和满是疙瘩肉的手臂,我就顽固地认为,他的那些信、那些发表的文艺作品就是在锅炉房写的!

    粉碎“四人帮”后,爸爸考上了大学。那年,爸爸的分数超过了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好几十分,可是他什么大学都不报,就报妈妈的大学(妈妈在1977年留校工作了),令他家里人气结。

    本来爸爸是带工资上大学,双方的年龄加起来都过了53岁(国家规定双方加起来50岁可以结婚),按照国家规定可以在校结婚的。可是,那个年头把考进来的大学生比做“天之骄子”,爸爸这样一个县里集镇上的化肥厂的大炉工,一上了大学再加上他自己父亲的身份,一时间行情看涨,远远盖过了妈妈的“工农兵学员”。这时,就有人提出爸爸和妈妈是否“门当户对”的问题(恕我不点名了)。

    多少年后妈妈说起了那段辛酸的历史还忍不住泪流满面,妈妈说:“我和你爸爸谈恋爱五年,人家只说他配不上我,也没人提出‘门当户对’的事,可他一考上大学,我就配不上他了,就门不当户不对了,这就是人性的丑恶。”好在爸爸一如既往地爱着妈妈,把妈妈当做宝贝。

    那时,刚刚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学校里的房子紧张极了,爸爸的家因与大学是同一座城市,学校就不给他床位,让他坐校班车每天回家住。妈妈呢,住在女生宿舍楼,三个人一个房间。为了能见到妈妈,爸爸就在每天上午下了课后到妈妈的房间吃中饭。“真的很尴尬啊,你妈妈住在三楼,我一路走上去,满目都是花衣裳。冬天还好,夏天女生们的衣服穿得少,我所到之处,女生们尖叫着纷纷闪避不及……”爸爸回想起那时的生活,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你们不能在食堂见面吗?还有晚上,星期天都可以见面呀!”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傻孩子,那时的食堂就是买饭,不像现在有座位啊。再说,我和你妈妈几年相思,现在能天天见面,已经很满足了。”爸爸说。

    “你爸爸上了大学,一天当做两天用,白天上课,晚上搞创作,睡觉的工夫都没有,累出了胃溃疡住在校医院都不肯缺一节课,护士给他吊水,针头一拔就往教室赶。”妈妈补充说。

    我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读到父母这辈人是如何争分夺秒地学习的,但那是文学作品,可以夸张,没想到我的父母也是这样的人!我还听说妈妈当年在农村每天晚上点着煤油灯看书,早晨起来两个鼻孔都是黑的。

    麦金利说:“在成功的婚姻中,没有谁自己的路这一说法,有的只是两个人的路,或许坎坷不平,风尘满程,困难重重,却永远是两个人共同的路。”

    因为“门不当户不对”,在爸爸上大学之后,父母的关系发展得很不顺利。有一度妈妈非常苦恼,她试着离开爸爸,期间见了几次热心人介绍的“对象”。而且无论是从当时还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那几个对象的家世和个人条件都超过爸爸,可是妈妈就是对爸爸板不起脸来,妈妈一看到爸爸,心中的块垒就融化了。

    1981年2月14日情人节这天,父母在恋爱9个年头之后,没有让任何人知道,他们领了一张结婚证,这张结婚证第二天被送到大学的房管科登记住房,到了这年的年底,学校在一套15平方米的房子里分出一间9平方米的房子给妈妈,还有一间6平方米的房子是给另一位老师的,直到有了我,学校才把那位老师调走,让我们一家三口拥有15平方米的空间,我在这套房子里长到四岁,又搬进一套近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在那里,我们一直住到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