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称这又将是“一场千年革命”。

    秦晓鹰(5)

    保护持有真理的少数人的话语权

    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秦晓鹰的思想风格,但用排除法,则可以如他自己所说,

    我这个人没有霸气、没有小气、没有酸气、没有邪气,可能还有一点锐气。且不说

    他在1979年到1989年扔出的一系列重磅思想炸弹多么振聋发聩,他从那时以后的文

    章也一篇比一篇精彩入味。

    人们一定还记得1996年在中国风起云涌的“说不”思潮,秦晓鹰也加入了“说

    不”的行列。是他在第一时间意识到“神州反美情绪的发酵”,以一种理性的态度

    把《中国可以说不》介绍到海外,并热情地为续集《中国还是能说“不”》写了序

    言。人们看到此时的秦晓鹰以更多的理性来看待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感情上的煎熬

    和发会性泄:“生活中的不幸者在回眸一生时常常这样叹息:我的失败就在于不会

    说‘不’。生活中的幸运者在评判人生时总是如此总结:我的成功就在于随时敢于

    说‘不’。不,无疑是拒绝;但这种‘不’所拒绝的并不是真理。因此,正确的、

    没有偏见的‘不’本身就是真理,至少具有真理的成分,具有真理的轨迹。”

    秦晓鹰是新时期中国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民主少数原则”的学者。传统的民

    主是多数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但秦晓鹰认为,社会主义要想发展,还要遵循另

    一个原则,就是少数原则,保护少数人的意见,因为少数人的意见有可能是正确的。

    从“有可能正确”变成“正确”,中间有一个探索与印证的过程。社会应给它一个

    机制,让它发出一个声音,并让这种声音始终存在,只不过它不能是最强大的声音,

    不能成为主导。这样,一旦出现社会政治需要转化的契机的时候,这个声音就有可

    能变化为主要的声音,这时所有的人就能迅速来理解。如果让这个声音消失的话,

    要使它再出现,那么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而这种代价常常是不可挽回的。所以社

    会必须建立一种机制,使少数人在行为模式上不能成为主导,但在思想上必须存在。

    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多年前争议不休的一个问题,现在如果有人

    反对这个论断,那它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但应该让这样的声音存在。但是不要忘

    记所有的真理都有时代局限性。他说,维护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不等于一切现

    实都是合理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史观。

    曾经有一个长期研究秦晓鹰的学人发现秦晓鹰是一个难以用一句话概括的人,

    在思想上你也很难把他划为左派或右派。他无限忠于党,但常是个思想锋芒犀利的

    人;他与高层政界、理论界过从甚密,也对民间思潮知根知底并且戮力维护。这使

    得极具个性的他,不盲从、不胆怯,敏锐又理性,忠诚而无私。

    2003年5月,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文章发表25年的时候,秦晓

    鹰在《中国财经报》上发表了《思想解放的三座里程碑》的评论文章,鲜明指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第三座里程碑”。

    他说,25年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篇檄文吹响了中国思想解放

    的号角,也是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大争论。这篇文章针对

    林彪、“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针对十年动乱中盛行的蒙昧主义、唯

    心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针对“两个凡是”,旗帜鲜明地指出,科学无禁区,真理

    的标准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它只存在于千百万人

    民的社会实践中。

    秦晓鹰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所引发的大讨论与邓小平在当年

    12月所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我们党把中心工

    作转向经济建设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和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也由此拉开了中国

    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序幕。他把它们称为我国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第一

    座里程碑。

    他把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定为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第二座里程碑。因

    为邓小平把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定为“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并得出著名论断“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至今还在

    被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反复证明,使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业再一次在健康的方向上加

    速推进,标志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竣工。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秦晓鹰称为中国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

    的第三座里程碑。秦晓鹰认为,面对纷纭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江泽民以彻底的大

    无畏的唯物主义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积集体之智慧,提出了“三个代表”的

    重要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阶段的科学总结,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必然结果,更是指导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

    作取得胜利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秦晓鹰的这篇逻辑严谨的理论文章,最重要的学术价值在于其为我国252个月

    的经济持续增长,找到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论支撑点。

    秦晓鹰曾说,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一定有它生存的道理,中国共产党绝不是

    中华文化的反对者,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它是中华文化的代表者,这是不能

    否认的。第二个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共产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增长延续时

    间最长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早跟它较劲了。因

    此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

    “里程碑”的提法,虽然是一种具象的表述,但是秦晓鹰作为一个思想理论家,

    能够如此客观而生动地把中国人民25年来所经历的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

    裕、从梦想走向现实的深切体验,高度抽象和概括起来,并且把握得如此准确,表

    述得如此精当,确实需要相当丰厚的功力和锐气。

    理论是无边界的,身为一位优秀的、具有理论思维又不断捕捉时代气息的学者,

    今天已是55岁的秦晓鹰身上的锐气仍然不减,他思想中的批判光芒也永无边界。最

    近,他看到一份某学者在中南海讲历史学的讲稿,不禁勃然色变,认为这是在用极

    为错误的观点误导党和国家的决策者。于是,便奋笔疾书,写下了《叛徒史观是英

    雄史观的翻版》一文。他以一种很特殊的角度批判了对苏联东欧解体原因研究上的

    唯心主义。他痛斥了在这个问题上仍很“时兴”的外因论和叛徒史观。他说:苏东

    剧变是因为经济体制、内外政策和党的执政阶层蜕变的综合结果。旧有的苏式经济

    体制是一种严重制约生产力,并在不突破、不转型的停滞状况下最终诱发生产力造

    反的体制,是一种决策体系和治国理念的崩溃。戈尔巴乔夫的作为只是这个崩溃过

    程中的一幕、一个历史符号,充其量是加速了这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能从这个角度

    认识问题,那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就毫无意义。叛徒史观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新旗号,

    把大动荡的原因简单归罪于个人,是把大教训戏剧化了,是把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局部化了,把必然当成了偶然,把值得长鸣的警钟变成了使人昏昏欲睡的入夜打更

    声!

    当我们这篇文章就要结尾时,突然想起秦晓鹰近日说过的一段话。他说:“自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25年了。在这1/4世纪中,我们与共和国的思想同步,

    痛苦欢乐同步,真可谓改革开放唱大风,一路《大风歌》!”说这话时,他的眼睛

    亮亮的,闪动着什么。

    秦晓鹰,不就是一个高唱《大风歌》的人吗?

    秦晓鹰(6)

    附录:

    从“第三条道路”走向新的战争

    秦晓鹰

    “天佑之邦”疯了吗

    伊拉克战争到了“谢幕”时分,新一轮以美国为主体的战端又将在何时何地开

    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争的事实是,最近一次民意测验显示,美国国内有40%

    的公众赞成用军事手段打击叙利亚,有50%的人同意把下一次打击的矛头指向伊朗。

    另一项民调结果表明,美“社会公众”认为对该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中排序前3

    名的是朝鲜、中国、叙利亚。与此同时,被世界各媒体冠以“臭嘴”的美国国防部

    长拉姆斯菲尔德对阿拉伯世界、东亚、欧盟的指责更是屡见报端。至于说到在对伊

    战争前后,美国政府对国际舆论的藐视、羞辱,其恶劣程度更是达到自联合国成立

    以来的“空前水平”。

    人们不免要问,美国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