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小宝说道:

    "指使之人自然有的,说出来只怕吓你一大跳。原来你早知道我不是小桂子,想了这个大法子来折磨我,哈哈,哈哈,你这可上了我的大当啦!哈哈哈哈!"

    韦小宝哈哈大笑,长笑声中全身力道集于右臂,猛力戳出,直指海老公心中。只等一刀刺入,便即滚向床角,从床脚边窜出逃走。

    韦小宝的长笑由惧意酿成,惧意由自己的长笑所驱散,且笑且刺,放手一搏,就是江湖上的真汉子又有几个像韦小宝这样的。

    人的一生谁没有危难?谁没有挫折?有几个是一帆风顺的?

    自古以来,凡成事者,无不屡受挫折,他们全都以自己大无畏的勇气,战胜了挫折。

    韦小宝用刀刺海老公之时,结结实实挨了海老公这老狐狸一掌。

    韦小宝中了这一掌,当时气为之塞,胸口剧痛,四肢百骸似乎都已寸寸碎断。他想:"自己的西洋镜已经拆穿了,宫里是不能再住了。"

    韦小宝想到这儿,又想到那小宫女还眼巴巴的在等他,他想反正三更半夜也不能出宫,他决定去瞧瞧这小宫女。

    在生死系于一线之时,还有心情去与小宫女幽会。何等乐观!何等气魄!

    就在韦小宝与小宫女幽会之际,幸运之神终于给了他机会,在海老公的背上戳了一刀,他又可以继续留在宫里了。

    韦小宝自扬州结识茅十八,便是步步行险,步步化险为夷,可他一忍再忍,忍中生智,终成大事。

    失败者要忍耐!

    胜者更要有忍耐精神!

    胜利了不为其临时的成功而骄傲,要保持胜利的势头,再接再厉,否则早晚也会失败。

    胜者也会是败者,败者也能变成胜者,这是历史中常有的事情。

    要成就一番事业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要付出心血和代价,所以做事要谨慎小心,不可疏忽大意,也不能自视强大欺凌弱小,那样的话,早晚有一天,你会落到被别人欺压的地步。所以不能以强凌弱,不能恃能欺人,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强与弱都是相对而言的。

    强时要自持,要考虑到自己也会有被取而代之的一天,所以要忍强,不能持强。

    《周易·乾·象》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是说天道运行强健不息,君子也应该积极奋发向上,永不停息才对。

    《孟子·告子下》中那一段尽人皆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话,也很好地总结了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的道理。

    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挫折,必然会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困难正是磨练人意志的最好时机,只有经受住了困难挫折考验的人,也才能成大事。

    视名誉如浮云

    名,是一种荣誉,一种地位。

    有了名,便能够享有很大的权力。

    有了名,往往会万事亨通,光宗耀祖。

    名确实能给人带来许多好处。

    为了虚名而去争斗,是人世间各种矛盾、冲突的重要起因,也是人生之中诸多烦恼、愁苦的根源所在。

    历史上多少悲剧出于争名夺誉,人们只看到了虚名表面的好处,却不知道,在盛名的背后,埋藏了多少辛酸和苦难,为了承受这么一个毫无价值的盛名,人们常常暗中勾心斗角,明里打得头破血流,朋友反目成仇,兄弟自相残杀,虚名之累,有什么好处?

    韦小宝对名誉看得很淡。

    韦小宝与皇帝有打不散的交情,他与皇帝一块拿了鳌拜,见王公大臣都对自己恭顺敬畏多了,他却有了这种想法:

    "我学了海老公教的'大慈大悲千叶手',跟皇上学了'八卦游龙掌',可是今儿跟鳌拜打架,什么千叶手、游龙掌全不管用,还是靠我小白龙韦小宝出手撒香灰、砸香炉的下三滥手段,这才大功告成,那些武功再学下去也没什么好玩了,在皇宫中老是假装太监,向小玄子磕头,也气恼得很。鳌拜已经拿了,小玄子也没什么要我帮忙了。明儿我就溜出宫去,再也不回来啦。"

    韦小宝这番想法着实大出人意料,有多少人削尖脑袋想进皇宫侍候皇上,为皇上做事,有多少人想建功立业受皇上的加封……

    韦小宝力擒鳌拜已是天大的功劳了,不想捞什么好处,想的是如何溜出宫去过那种自由自在的日子,天下还有这么傻的人吗?天下还有这么明智的人吗?

    忍对虚名,则要不受它的诱惑,脚踏实地地工作,力求不使自己背上虚名这种沉重的包袱。

    "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是这个道理,可有几人能看得开这个道理呢?

    人一旦有了名气,争得了这份荣誉,必然要受到一些非难和妒忌,心理就要做好承受外界压力的准备。

    有时由于这种虚名的获得,使人缺乏冷静的心态,忘乎所以,而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一切都是虚的,不做进一步的努力,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韦小宝不懂什么大道理。有个简单的道理是,他跟海老公学了什么千叶手,跟鳌拜打架时,还是靠他小白龙韦小宝的撒香灰、砸香炉的下三滥手段,才大功告成。

    这个简单的道理说明:他韦小宝就是得到皇帝的宠爱,官爵加身又有什么用呢?他还是他韦小宝,捏卵蛋、撒石灰、斩脚背的韦小宝。下三滥韦小宝。

    韦小宝这一番想法,可以说是许多读书人也看不破,读不懂的人生大道理。

    忍对虚名,就是要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放弃虚名。

    韦小宝每次接受皇帝的加封,在他内心都是那么不以为然。加封什么官职能有比他在桌子上掷一把骰子更开心的呢?

    他的好友茅十八被官府所擒,皇帝要韦小宝亲自去监斩,将茅十八杀了。

    韦小宝肯求皇上,他宁愿把打罗刹鬼子的功劳,尽数革了,退回去做鹿鼎候,也不愿杀茅十八。康熙脸一板,道:"朝廷的封爵,你当是儿戏吗?赏你做一等鹿鼎公,是我的恩典。你拿了爵禄封诰来跟我做买卖,讨价还价,好大的胆子!"

    韦小宝连连磕头,说道:"奴才是漫天讨价皇上,可以着地还钱。退到鹿鼎侯不行,那么退回去做通吃伯,通吃子也是可以的。"

    有很多正统神圣的东西,在韦小宝的眼里,也就不过如此,就好比那什么"观音千叶手、游龙掌"一样,玄之又玄,神而又神,反不如他的撒香灰、砸香炉。

    韦小宝拿着自己的官位与皇帝的这番讨价还价,第一说明了他对朋友的义气,第二说明了他对名誉的不感兴趣,能忍受住虚名之累。

    衣锦还乡,是古往今来人人都觉得最意的事,而韦小宝身为伯爵,又蒙钦差,扬州之行真大风光也。

    可韦小宝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大大出人意料——

    入房换上了一套破烂衣衫。那是数日前要双儿从市上买来的一套旧衣,买来扯破数处,在地上践踏一遍,又倒上许多灯油,早已弄得污秽油腻不堪。帽子鞋袜,连续辫子的头绳,也都换了破旧的劣货。从灰炉里抓了一把炉炭,用水调开,在脸上,手上乱涂一起,在镜子里一照,果然回复了当年的丽春院里当小厮的模样。

    韦小宝用当年当小厮的模样回到丽春院,他的母亲见了他只说是他长高了。他也没对他说自己当了高官,只是在外面逛了一阵子。

    韦小宝身上有浓重的平民意识,他没有虚名之念,他愿意自己的心态恢复到当初的现状,能与妓院里的人打成一片。或者说韦小宝对这些虚名浪誉没看到什么价值,或者不如他揣在怀中的那叠厚厚的银票。

    古人嘴边有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话,留给今天的人思考的是:一个人该留个什么样的名呢?

    有的人留了一世恶名、骂名,有的人留的是清名、正名,还有的是留的是虚名,让后世的人每每读史作为笑谈。

    韦小宝还是想在那丽春院里留个小厮的名声,这样不累。

    韦小宝帮助康熙平定了天下大业,到了康熙该算计他的时候了。

    韦小宝大声道:"皇帝逼我去打天地会,天地会逼我去打皇帝。老子脚踏两头船、两面不讨好。一边要砍我脑袋,一边要挖我眼珠子。一个人有几颗脑袋、几只眼睛?你来砍我来挖,老子自己还有得剩么?不干了,老子说什么也不干了。"

    一句"不干了",说得多么有勇气!

    谁有这么大的气概舍弃自己的高官和厚禄?

    韦小宝能做到。

    普通人不忍虚名,巴结权贵,至多也不过是招来杀身之祸,但是作为统治者,如果头脑不清醒,只求别人歌功颂德,追求虚华,那祸害可就大了。

    放弃虚名,是智者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名声和荣誉面前,应该采取忍让和放弃的态度固然不易,只要认识到虚名的害处,弃之有什么可惜呢?

    忍对虚名就是要放弃对它的追求。

    在这种忍让和放弃中,不必用语言和文字等去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更妙的方式是一种无声的行为。

    这种无声的行为可以给人们造成一种自己对此种名声和荣誉毫不在意的印象,即根本就不屑一提,甚至是想都不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