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来看阿珂,不用我多说,阿珂对小宝的无情,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从书中阿珂出现以后,任何地方翻到的,都是对韦小宝恨之入骨的描述。直到最后,阿珂因为有了韦小宝的孩子,才"天天嘴里说着韦小宝的名字",虽然韦小宝动用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所有的能力、用尽一切卑鄙无耻的手段来追阿珂,而且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追到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阿珂永远没有爱上过韦小宝。即使后来,看到郑家没落,知道了郑克塽的可悲可怜的下场,她在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看出这个纨绔子弟的绣花枕头真实面目来的时候,她也没有真正爱上韦小宝。

    阿珂不比沐剑屏,她是个少女,而不是个女孩子,这有很大的差别,她的心中有自己的白马王子的形象,虽然是模糊的而且是脆弱的,但却远不是韦小宝这样的形象。作为金庸小说里几乎是最美丽的一个少女,即使她后来嫁给了韦小宝,也可以说因此而能"幸福"地生活,我们也不得不说:这是不般配的一对。相信有不少人夜读鹿鼎时,虽然在开头为阿珂的无情而不舒服,对韦小宝很是同情,甚至为之拍案而起,但是,当最后结尾的时候,合上书页,长嘘一口气,心里会有隐隐的别扭——完全是一朵鲜花配牛粪嘛。

    阿珂心里始终是这样想的,遗憾的是,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女子,她曾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为之付出很多,但是却失败了,先是碰到了郑氏的纨绔子弟,自己选中的"白马王子"令自己失望,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梦。面对她厌恶的韦小宝,却最终因为失身而嫁给了他。这正代表了一个束缚中国女士们数千年的枷锁——一旦失身,就别无选择。

    对阿珂,读过小说之后,我因为韦小宝最后得到了她而感到有些嫉妒,不,应该是大大的嫉妒,甚至因之对金庸也有不满。对阿珂,只能说一句"可怜"。

    曾柔是个笔墨很少的女子,她大概二十岁左右,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情和爱,她之所以嫁与韦小宝,报恩远大于爱,从开始王屋派全军覆没而被韦小宝放走,到后来司徒伯雷被杀而韦小宝为他们报仇,作为一个当事人的曾柔,感激和好感与日俱增,但是却完全不是爱情,在极大的感恩加上对韦小宝所作的伟大的事迹所形成的耀眼的光环的一些崇拜,使她最终成为韦夫人一名。这是另一个古代女子的典型悲剧——舍身报恩。

    正如"卖身葬父"一般,这仍然是不正常的,当然,事情最后由于金先生的妙笔,她也算是得到了自己的"幸福",可以说,这种幸福,是人为的,和意外的。

    再看方怡,方怡的故事算是《鹿鼎记》中的重头戏,她应该算是小说中的女二号主角。从开头相遇,到二人的瓜葛,到神龙教的陷害,其间的故事被金庸演绎得生动起伏,精彩异常,中间,还有倒霉的刘一舟穿插,有小公主沐剑屏。

    方怡大于韦小宝,甚至大于阿珂,从年龄上来说,她稍稍过了少女时期,加上环境的变化,长期在江湖上的颠簸,从心理上完全成熟,所以,应该说她有阿珂那样对白马王子的幻想(刘一舟就是她的白马王子),也有很现实的想法。在七个女主人公中,她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完整,形象比较丰满的角色,我们猜测她对爱情的想法,应该是既有憧憬,也有很现实的想法的。而且,因为方怡的经历,她在江湖上闯荡,没有公主般的身份,没有太多人的关心,还得提心吊胆,这也因而给了她很多的独特的见解和自己的主见,对这样的角色的处理,应该是很难的,因为她是个比较复杂的角色,既不是单纯的少女或者小女孩,也不是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的偏执狂。

    我们多数人对方怡的看法,大多基于以下两点:其一:她对韦小宝的无情和陷害;其二:她的"王子"的可恨可怜和卑鄙可耻。这两点掩盖了很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从这一点上来看可以看出金庸手法的高明,如果没有这两点,也许,怎么样也很难将这样一个角色写得很成功很形象,事实上,如果抛开这两点,我们再看,方怡就几乎剩不下什么了。这很能说明问题,至少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方怡为什么陷害韦小宝?(书中说是神龙教给她服了毒药,实际上则是对韦小宝的潜在的恨意,可以从马车上一段看出来。)方怡为什么最终离开刘一舟?(刘一舟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人格弱点,无可非议,事实上方怡难道不也是个普通人吗?当然她的人格弱点没有写出来,被巧妙地避开了,这两个人,没有韦小宝的介入,将会是一对,因为他们的共同的经历使他们能有共同的语言,同时,他们是两情相悦的相爱。嫉妒算什么?如果一个男子对自己的爱人没有嫉妒反而是奇怪的。所以,金庸极力从嫉妒上入手,不断夸大这种人性上的弱点,就是为了掩盖其他方面苍白不足的解释。)

    双儿无疑是所有金先生的小说中最讨人喜欢的一位女孩子,在做过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朋友认为,最佳妻子一票当投双儿。

    这无疑表明了一种心态,特别是对男士们来说,这不是我所要探讨的问题,一笔带过。

    双儿是个小女孩,而且是个丫头出身,虽然,韦小宝以一个同龄人和平等的人来对待她,但是她心中的结是永远打不开的——她是三少奶送给韦公子的小丫头,公子对她好是她的福气,对她不好是她命苦。(当然,她最后还是福气大的,成为又一名韦夫人。)

    丫头出身的双儿,其温柔可爱和善解人意已经超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范围,她虽然身负不弱的武功,但是其最初的地位始终影响着她,对人对事,她是从一名侍候人的人的角度来看,事事考虑到要讨别人,尤其是主人的喜欢,而她的自我,完全没有了,特别是没有了普通女子常有的嫉妒。

    女士的嫉妒实在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嫉妒会令任何一位女士成为凶恶的老虎,也是令大多数人,既包括男士也包括女士所为之色变的,然而这也正是女士们的可爱之处,没有了嫉妒的女子,很难想像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女子。

    双儿没有了嫉妒,至少在表面上,在小说自始至终都没有,所以她不但赢得了其他韦夫人的好感和喜欢,也赢得了几乎所有的读者特别是男性读者的极大好感。

    然而这又是一个不健全的人,我们只能说,她始终是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可爱且听话的小丫头,而且还有一身好武艺,聪明却又不嫉妒,这不正是每一个尝尽女权主义和河东狮吼的男士们的美梦吗?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双儿恰好可以和将来也许会出现的温柔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相比——温柔、美丽、善解人意,不嫉妒、不吃醋,当然,还能当保镖。

    双儿的爱情之窗,从没有开启过,她对韦小宝,是仆人对主人,也是一个小小的无助的丫头对一个名声灌耳的了不起的主人的敬佩和仰慕,但是绝对没有任何爱情在里面。

    这样看来,韦小宝的七位夫人,竟然都是有点问题的,不是被迫的,就是没有办法的,不是报恩的,就是嫁狗随狗的。

    从韦小宝来看,其实他并没有根本的"爱"在内,因为他还是个小孩子啊!这只能从前面提出的观点看,就是"好色",这么一个"好色"的小孩子,从书中可以看到,他的观点是"凡是被我看到的漂亮姑娘,就要娶为老婆"。

    从七位夫人的角度,前面已经依次作过分析,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来,这也不是真爱,那也不算真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

    这个问题恐怕任何人的任何回答都是不满意的,作为局外人,任你千言万语,说来头头是道,但是当你自己真正陷入其中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像在开头提到的一句歌词一样——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

    爱之一字,究竟如何写?一万个人,有一万个正确答案,也有一万个错误答案。

    金庸写每一部小说,都是一次尝试,在《鹿鼎记》中,他想尝试什么呢?从女主角的角度来看,恐怕还没有人仔细想过,因为韦小宝这个人物太特别了,把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的光芒万丈的形象上去了。

    本来打算接着联系古龙的几个人物,继续讨论一下,然写到此处,烛泪已干,心生懒意,一束之高阁,就不知下文何时了。

    《鹿鼎记》剧情

    第一集

    公元一六六一年,顺治帝驾崩,太监海大富为了要追查荣亲王、董鄂妃、孝康皇后及贞妃的死因,在宫中一查便查了十年,终于得知关键人物太监陈文亮正避藏在扬州,便带同小桂子到扬州,寻找陈公公。

    韦春花出身青楼女子,与儿子韦小宝相依为命,小宝聪明伶俐,但为人口甜舌滑,乃市井之徒,和丽春院的倒水杂役陈光臭味相投。陈光见海公公来到扬州,心知不妙,连夜离开,还着小宝替他取回小木盒,海公公见小木盒,胁迫小宝带他往找陈光,原来陈光就是陈文亮。

    第二集

    陈光向海公公说出当年宫中所发生的冤案,海公公强迫他回宫作证,但陈光宁死都不再回宫。双儿为了替义父陈光还债,被丽春院逼良为娼,幸得庄家三少奶奶收为婢女,偿还债务。

    吴之荣因为贪赃枉法被革职,一日到庄家想谋取私利,但庄老爷只赠予湖州三宝——蚕丝、毛笔及《明书辑略》。